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帖]VC纵论“热钱涌入中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VC纵论“热钱涌入中国”   
jeepguy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讲师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6/14
文章: 1205

海归分: 127100





文章标题: [转帖]VC纵论“热钱涌入中国” (1559 reads)      时间: 2006-10-15 周日, 10:32   

作者:jeepguy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2006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于2006年9月1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下一步:启全球智慧 明卓越之道”。以下为“热钱涌入中国”论坛实录。

  时间:2006年9月17日下午14:45—17:30

  地点:中国大饭店一层大都会议厅A

  论坛主持 王冉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

  论坛嘉宾:

  Lawrence Pan 纳斯达克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首席代表

  John M.Prodbandt 美国瑞星思达控股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

  张 帆 红衫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

  李 颖 KPCB合伙人

  陈 浩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汪朝涌 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祥双 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包 凡 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

  周鸿袆 天使投资人

  王冉:

  首先感谢各位嘉宾的光临,在台上坐着七位嘉宾,首先我来进行自我介绍,我是易凯资本的王冉,我们是一家投资银行,在座的还有另外一家公司,跟我们的业务非常接近,一会儿会介绍。

  今天介绍台上嘉宾的方式,可能跟平时有些不同,因为正好非常凑巧,台上的这些公司相对来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生命周期,所以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样大家就不光知道台上这些嘉宾是谁,而且知道他们是做什么。

  今天来的有瑞星思达的董事长兼CEOJohn M.Probandt先生,假如瑞星思达是一个刚刚初创的电影公司,既然是电影制作,首先要从第一个电影开始拍。为了很顺利拍成第一个电影可能要找一个天使投资人,因为这时没有人知道我们,上来找风险投资,只有一个商业计划,而且电影投资可能又不是上来就可以吸引到风险投资的行业,他们可能就会找到周鸿伟先生,他非常有名,周先生觉得这个计划不错,投点钱把第一个电影做出来。可能企业拍出第一部电影,有一点规模,而且商业规模、电影发行已经出来了。这时考虑大规模引入真正的风险投资,在引入风险投资的时候,有可能会找到或者向在座的比如包凡的华兴资本或者是易凯资本这样的商业银行,帮他们完成面向风险投资的融资。

  今天台上也有两位风险投资的大腕,一个是国内的大腕,一个是国际的大腕。先介绍国内的大腕:联想投资的投资总监陈浩先生;另外一位是红衫,加州非常有名,也是在中国投资界非常有名的前三位的大牌的投资风险公司,张凡以前在国内也是有所建树,著名的百度公司就是张帆参与投资的。这时大规模的资本进来,可能一年拍7、8部电影,同时介入其实电视节目、音乐等等,做的规模越来越强、越来越大,一年几千万的利润,可能这时公司考虑上市,作为新兴的媒体公司或者是新媒体公司,很自然会考虑到著名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今天在台上坐在我旁边这位就是纳斯达克中国首代Lawernece Pan先生。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先从天使投资开始,毕竟周先生你开始创了业,现在又作为天使投资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有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甚至还没有大学毕业就想出来参与创业。我想问一下,当你面对这些年轻的充满激情的创业者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不可能有非常多真正企业运营的经验,你怎么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这个公司,你从天使投资人的角度认为是值得投资,或者是这个团队是你值得花心血、金钱帮助的企业。对于你来说看重的是他什么,是他眼里的目光吗?

  周鸿袆(天使投资人):

  挑选团队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懂的领域非常有限,就像巴菲特说的“不对不做”,我只是对我比较了解的互联网或者无线、软件技术比较感兴趣。如果对我不了解的领域,我不可能真正去帮助他。第二,对于团队来讲,中国的创业团队我见得很多,最不缺的就是眼里露出来饥饿的那种目光,对钱的渴望,对成功的幻想。

  王冉:

  普遍饥饿。

  周鸿袆:

  我一般在会上鼓励大家创业,但是真正见我的时候我会泼冷水。因为中国的商业环境比美国恶劣很多,在中国做成一个公司,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理想、有激情、有热情,甚至是有技术、有点子,所有这些东西都不足以让你做成一个公司,你需要太多方方面面的积累和经验。所以,我个人对刚出校园太年轻的团队来说,我的原则可能还是劝他们要多磨炼。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所有的投资人都会提到的一个因素,就是你投资要投人,关键是跟这个人有没有“化学反应”。我比较喜欢的,除了有理想、有热情,最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种学习能力,或者是应变能力。因为在中国本身一个人成功,已经是很难的一个事,需要这个人在未来的几年里,需要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不断学习。一个再聪明的人,如果不能够有这样一种能力,他很难做成事。我对于特别自负,特别自以为是,或者是老觉得自己拿到钱就能做成的团队,我一般是不支持。

  王冉:

  我看到在其它的领域,很多国际大牌示的公司在中国都失败了,在风险投资的市场领域,你觉得未来在中国这个市场领域,真正能够成为行业的领袖的风险投资机构,更有可能像你这样的从硅谷过来的大牌的风险投资公司,还是向陈浩这样的,植根于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

  张帆:

  你的PK搞多了。纯粹从美国空降的风险投资基金进入到中国我个人认为是风险很大,因为中国的投资公司是非常本土化的市场,它从项目的来源到对团队、对人本身素质的把握,还有公司的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投资人,你要帮助公司成长,你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很多,它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硅谷初创型技术类公司走过的道路,这里边有巨大的本土化运作模式在里面。

  简单地回答你的问题,我不认为一些大牌的国际基金,打着成功的光环到中国来就能复制,在其它市场获得成功。同样本土化的基金,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会儿联想的陈总可能会讲,像联想基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化的案例,也需要进行非常好的国际化。所以,最终来讲这个赛跑现在至少还是马拉松的头几公里,目前来看我倾向于忍痛的一个答案是最终的胜利者是国际化基金里边能够非常好的执行本土化策略的一些团队,我们试图走这样的一条道路,从我们团队的构成,到我认为我们这个团队对本土行业的把握,还有跟公司之间合作所采取的模式,真正设身处地在中国把业务开展起来和坐飞机从国外飞过来,看完项目之后签个字就走,定期回来开会是完全不同的。

  陈浩(联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一个好的话题就是关于VC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愿意把VC分为两类,比如就是本土或者就是国际。这是一个定性的概念,所谓本土,联想有两点,一个是我们出身本土。第二,就算是外面来的VC,也要研究本土化的策略,所以,你的策略是不是有本土化的特征?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定位。我不愿意分成这一类就是本土VC,这一类就是国际化的VC。

  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区分?一,我们运作的方式、基金管理的方式完全都是借鉴国外成熟的VC的运作管理方式。第二,我们有大量投资的企业,也希望他们去美国或者到海外的资本市场上市,这跟海外的VC再到中国运作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大家应该同样在风险投资这个领域来运作和管理各自的基金。

  王冉:

  但是会面临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当你发现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同样要融1000万美元或者2000万美元,这时你有兴趣投,可能张帆也有兴趣投,这时你怎么说服创业者把这个机会留给你?

  陈浩:

  我们的策略是要跟海外这些有品牌的VC联合起来,因为它们有它们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共同来面对一个中国有希望的或者是我们共同看好的方向或者是企业去投资,这样我们优势互补,对这个企业来讲,其实是更喜欢这个模式。

  王冉: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这儿挑事,现在风险投资市场,可能很多创业者感觉找钱非常辛苦,找投资人非常困难,但其实面对好的投资计划,大家也都在争取。

  华兴资本做了很多尝试,在海外成熟的市场,比如在美国,真正企业去融风险投资,在这个环节上获得专业的投行帮助比较少,这个行业自始至终在风险投资非常发达的美国并没有建立起来,投行进入后期,进入IPO、私人投资,当很多投资者找投资的时候,你们认为有没有一个机会,有没有一个角色让投资银行在里面施展自己的能力?

  包凡(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

  这个问题挺简单,在中国绝对有机会。

  为什么呢?我们认为在中国创业团队是一个弱势群体,觉得在中国代表资本说话的人太多,代表他们说话的人太少,而当我创建华兴资本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件事,我就想帮助中国的创业团队,利用资本杠杆,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金融上面的解决方案,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更好、更快把自己的企业做起来。

  刚问了一下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区别,中国市场尤其这样,作为中国的创业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了解不是太充分。第二,对在这个市场上代表他们利益说话的人太少,我们希望在里面能起到我们自己的自然。给大家举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司叫CAA,美国所有好莱坞的明星都是他们代表的。对于华兴资本来说,我们每个客户都是我们底下一个明星,我们代表他们的利益,只有当他们成功了,我们才会成功。

  王冉:

  包凡先生刚才说的,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我们这些年来自己在这个市场里面看到的特殊市场机会。但是反过来,你刚才把自己更多是放在所谓弱势群体代言人的方向,反过来你怎么考虑代表买方或者投资方的机会呢?

  包凡:

  我们的业务很简单,相对一些大的客户来说,我们没有太多利益上的冲突。第二,我们目前也不做任何投资的项目,如果是投资,也只是参与。所以,这方面我们自己的利益跟客户的利益是完全结合的。但是最终我还想强调一点,不是说我们现在代表弱势群体就是去跟这些资本方去斗争、打架,任何人做生意最重要是要盈利,很多时候要取决于在找什么样的合伙人,比资本增值更重要。

  王冉:

  我们因为都是同行,大家平时私下里也有交流。顺着包凡的话题,对于在座的观众来说,对瑞星思达的业务并不熟悉,能不能先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

  John M.Prodbandt(美国瑞星思达控股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

  先做一个简单的企业介绍,瑞星思达业务有几块。新的技术对于传媒行业的影响,以前做的内容,在传统的市场里边受到了盗版的侵害。由于有了数字分销的渠道,尤其是在手机、无线渠道上,在这方面为未来的内容提供商创造了极大的空间。

  王冉:

  到底是做内容还是做分销?

  John M.Prodbandt:

  我们也做内容,就投了电影。

  王冉:

  是的,数字发行的平台现在对所有的内容制造者来说,无论是电影制作商还是电视内容的制作商,还是音乐制作商,都是一个非常新的机会。但是在数字发行的领域,同样我们面临着盗版的侵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盗版比传统的物理发行的渠道还要厉害,手机是一个特点,但是在互联网盗版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做内容提供商而言,新的技术和新的数字平台,到底在您看来是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

  John M.Prodbandt:

  瑞星思达除了娱乐、影视之外,还做私人股权投资。刚才谈到用什么发行渠道,我们很快办理了数字发行方式,它本来是很多电影厂,包括内容商很怕的一个新的发展,不知道怎么利用它。慢慢我们觉得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它可以防止盗版。我们最新做出的电影《干杯》,在美国还没有上映,中文名叫《干杯》,在中国街上已经可以买到盗版,相当不容易,中国这方面的技术我们都很佩服。以后有了数字发行渠道,就可以防止这种盗版,因为人可以用比较规范的模式收到我们做出的制片。这方面我们很高兴、很乐观。

  王冉:

  今年到现在为止一共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上市的中国公司跟去年相比好像大幅度下降,什么原因?

  Lawernece Pan(纳斯达克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首席代表):

  确实这是一个事实,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有10个,2005年有9个,今年到目前为止才3个。但是如果看一下细分,一般的2004年、 2005年都是下半年7月份开始,这一波热潮才上来。举例,2005年7月13日是分众媒体,8月5日是百度,8月13日是源德生物。紧接着9月份是“奥瑞金”等等。我们都知道今年的9月8日,由商务部牵头,6个部委出了一个新文件,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本身商业周期总有起伏,有了起以后今年正好是有点往下落幅,这是本身商业规律自身的这一块。

  王冉:

  如果往前看,因为往往企业上市会提前6个月到9个月能够看出基本的模式,如果到2007年,情况怎么样?

  Lawernece Pan:

  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2005年1月份上任以后,看我们排队的情况,非常强。从2005年那时看,2006年、2007年、2008年,因为纳斯达克本身是一个上市公司,数字不便透露,越往后量越来越大,在可见的三年内。现在已经2006年,所以我们现在看2007年、2008年、2009 年排的量非常大。而且非常地高兴看到,本身不光是数量,还有产业分布,跨行业的面越来越广。比如说在2000年,5个公司上市,基本上都是高科技. com,新浪、搜狐、亚信、UT斯达康。我们非常高兴看到2004年就有了与大众消费相关的,比如盛大,是娱乐与网络相结合。2005年最典型的第一个是分众媒体,第一个真正的软件公司是德信无线,第一个生物器械源德生物,以及真正的制造业的公司,一万多人的大企业。所以,面本身越来越广,越来越跨行业,从这方面来看我们越来越有信心。

  王冉:

  其实在市场里面看到很多项目,很多以前在投行里面,当时的训练或者是学到的东西,发现在这个市场里面其实是不管用的,因为市场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投资的案例,它的价值评估,如果按照当初投行那一套体系去评估,其实是没有办法跟最后实际的结果相对应起来。所以,先问一下周鸿袆,从你们的角度来看,现在这个市场,接触到最早期的这一拨投资人,在初创企业的这个环节,在天使投资人这个阶段的企业,你觉得现在市场里面,大家从心态上,对于自己企业的价值的认可,现在是一个相对还算理性的时候?还是心态普遍浮躁,对自己的评价过高。

  周鸿袆:

  你刚才说投行有一整套比如现金流的预测,什么折现的方法。其实我觉得在风险投资的早期,不要说天使投资阶段,我感觉基本上跟菜市场买白菜的概念是一样的,你愿意为白菜付多少钱,老太太说1.5毛/斤,你说1毛卖不卖,最后谈成是1.2毛。早期我们等于投资一个创造性的概念,企业里没有现金流,没有收入,也没有什么固定资产。所以,这种评价其实完全我认为是双方心理评价。实际上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标准,所以你说这个价格贵和便宜,就缺乏一个标准。比如让我来投,我肯定觉得贵,因为是我拿自己钱来贵。如果是用美国忽悠的一笔钱来投,我给的价格也会高一些,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钱。

  王冉:

  这个听起来,张帆你得说两句。

  周鸿袆:

  我没有针对哪个人。我就觉得这个评价体系实际上在早期是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公式。你让我来说贵和便宜,我很难回答。

  王冉:

  所以你们主要是靠忽悠(笑)。

  周鸿袆:

  第二个问题是大家的心态怎么样,我个人的感觉是心态非常不好。美国有很多公司,包括Myspace,包括youto??,刚做的时候没有想创造什么价值,往往是出于个人的兴趣。但是现在太多的创业者,你一见到它,基本上都是说下一个百度、下一个QQ、下一个Google,要么想当中国的微软。所以,期望值和现在所处的阶段非常不匹配。我也很难说服他们,你现在这个价值怎么衡量,因为我说了计算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但是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你要挣钱,投资的人也要挣钱。你今天光拿出一个想法,你可以说这个主意价值一亿美金,张帆投了,张帆就说我这个亿买了,能够把它十个亿卖出去。十个亿在纳斯达克卖出去就有点高了,如果张帆觉得不能挣钱,没有这个机会,这个案子再好,可能他也不会投。这是一个双方的市场,是一个谈判的过程。所以,中国的创业者实际上对资金的需求量,对整个公司价值的评估都变成了一个好像是我拿的钱不多就成不了功。

  今天没有多少公司上市,但是无数公司都在说我融了多少钱。好像融了多少钱就代表自己公司成功了。其实这个公司有没有价值,是你在纳斯达克卖股票,决定你有许多钱。你这个企业如果投了以后没有做成,结果都一样。我的感觉,中国今天这些创业团队,可能要给自己未来留出一个比较大的余地和空间。其实我认为早期拿到钱是最重要的,早期这个价值基本上不决定你未来公司的价值,这两个没有必然关系。而拿到钱能够活下去,能够也发展,在未来的融资里能够给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条件,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一年来,我到各种论坛上,其实说句良心话,没有替自己做任何广告,主要是希望把这些融资之前你需要了解的理念告诉你的创业者,否则你去见这些VC,放心,肯定最后张帆客客气气地说“你们的项目很好,我们一定会考虑”,但是再也没有下文了。

  王冉:

  他有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他投资之前肯定跟人家说理性,一定要给未来的投资人留出足够的空间来。等他投进去了,他找你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坐在那边去了。

  张帆:

  就开始卖白菜了。

  王冉:

  心里上你真实的想法,当你看到一个项目,非常有经验、非常老道的像周鸿袆这样的人,是不是你从心里上就觉得这种项目难缠,是不是就更愿意看到创始人一脸无辜的眼神,眼巴巴地看着你“你给我投资吧”,是不是更喜欢这样的人?

  张帆:

  说心里话我倒是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有很多时候,我们接到大量的商业计划书,通过电子邮件也好,还是通过电话,直接到我办公室的人,很多,数不过来。通过一些值得信赖的渠道帮我筛选出来以后,的确省了我相当多的时间。其实这些渠道过来的项目,我们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在美国的VC界也有一个说法,你不要直接就把东西发给VC,最好是通过他们所熟知的一些渠道,这个渠道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这些VC以前投资过的一些创业人,双方的信任关系、工作关系都非常好。以前合作过的伙伴,比如像王冉,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心里话我并没有想敬而远之,大多数的项目我们比较喜欢,从这些值得信赖的我们相信的这些渠道过来。

  再回复周鸿袆说的这几点,其实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个人比较感性,在发言里边掺进了很多感性因素。包括跟到太太努力讨价还价,就三分钱的差别还在讲。其实我们不是纯感性为投资决策依据的投资机构,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市场整个的规模,还有最终这个企业能够做到多大,这里面我们是有相当多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比如说最近接到很多商业计划书是一个垂直领域的互联网web2.0的网站,做社区,也开发新的吸引用户的一些产品,关于未来的盈利,就会考虑广告,会考虑一些VIP的客户收费。像这样一些计划,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坐下来跟创业的人一起来谈一谈整个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中国现在互联网广告规模有多大,这些互联网广告里面,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你能够从像新浪、搜狐、网易、QQ、TOM这些公司里抢多少?这么算下来以后,有的创业人跟我们一块儿拿笔来算,算下来以后,到2008年他能够得到互联网大概的预算只有1000万到2000万美金。当你在这么一个垂直领域里面对这样的一个市场,是一个峰顶的状态,很难期望我们作为风险投资人会变得很兴奋,在旁边给你摇旗呐喊。

  这只是一个例子,分析市场规模大小,这样一个理性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团队都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这种渴望和热情的眼光来掩盖这些根本的问号。

  还有一个例子是技术方面的分析,还有产品设计的定位。我在以前一些论坛上举过一些例子,YouT—ube是我们投的很成功的一家公司,用户拍摄 DV上传的网站,他们的流量都达到了顶级的公司。我们目前也接到了跟YouT—ube类似的商业计划书,也是把产品集合起来提供给广大的用户。很多我们谈完了以后,也充满了热情,有创建伟大事业的决心,但是很多时候它经不起根本的技术和产品的推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方面的观察和经验,很多YouT— ube上的网站,产品设计和用户的design都是非常独特的。

  周鸿袆强调了一些感性的因素,早期互联网项目对未来的确有非常宏大的渴望、预测。但是我们也都看到了,在97年到99年的投资周期里,有互联网企业成长起来,他们所蕴含的是巨大的对未来的期望,其实不是说它们错了,根本上没有错,但是它们太提早了,认为这个市场在短期就能成熟。中国的很多产业也是,很多互联网相关的项目也是,这个时候要求我们和创业人一起,还有整个商业计划书里的所有人坐在一起进行判断。我不是所有的web2.0的企业通过热潮融到资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你凭着感性和其它因素拿到了热钱,不管是否拿到钱你都应该意识到蕴含的这些互联网的项目不会在你期待的时间里拿到你所期待的价值。市场往往是比较残酷的,相对于创业人和从业人的热情来讲,更多是负面平衡你。所以,我们在观看目前大多数项目跟大多数投资人谈的时候,更多的是采取一种比较理性的方法来推,而不是像鸿袆从他的角度所传达给大家的,我们一进去就是你0.15元白菜,我先说0.1元怎么样,看你怎么说,这是非常简单的。

  王冉:

  陈浩同意吗?

  陈浩:

  讲到公司的价值,怎么评估,怎么投资,这样讲比较好。每个投资基金有每个投资基金的做法,我们的做法是如果价格太高我们就不做了。有三点,第一,我们对我们投资回报是有预期的,遇到非常高价前的机会,如果回报有限,比如一倍,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几倍的回报,我们可以放弃。第二。我们还是希望是一个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所谓专业,钱不是我自己的,钱是别人,这就是跟周鸿袆讲的有本质的区别,不是我自己的钱,我每投完一批项目,也要写报告给我的项目经理人,这个项目投得好不好,所以我要有一套大家都认可的评估的方式,来说我投这个是合适的。第三,群策机制的问题,我们是几个合伙人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决策,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判断,大家能不能形成共识很重要。

  讲到这儿并不意味着你的价格开得高就一定融不到钱,你看融谁的钱,这是一个关键。作为一个创业企业,你到了哪一个阶段,你要融什么样对样基金的钱,这个非常重要,大家要做一个很好的判断。

  王冉:

  包凡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包凡:

  我要补充一下,做投行做了十几年,我比较幸运的是,没有一个我手里的案子因为估值达不成一致而做不成。这个话说出来,可能大家有点吃惊,但的确是这个样子,很大程度上在于双方的心态。对于投资者来说,尤其是对于投风险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价格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更重要是对这件事的判断。因为风险投资跟很多其它的投资,包括和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不一样的地方,一个企业成功了,不会有巨大的爆发力,而很有可能这个企业不成功,对它来说是一个零跟一的区别。

  我对投资者的建议是,如果对行业的判断、团队的判断,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对估值的判断更重要。这是对投资者的一个理念。对于创业团队来说也是一样,发展是硬道理,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需要资本的杠杆,你融到钱了,无论是以什么样的价格融到这笔钱你就能继续发展。当你成功了,你有成功的标准。但是回想一下,如果你融不到钱,可能你这个企业就发展不下去。对创业团队来说,也是零跟一的区别。所以,融资在估值这件事情上,只不过是量上的区别,不是质上的区别。

  王冉:

  张帆、陈浩,如果有一个企业,从你们的角度来看,作为投资人的纪律性也好,或者是通常大家常用的估值方式也好,假如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企业,不用说哪个具体行业,假如你认为合理估值,举例10倍、8倍的市盈率,假设这个行业适合用市盈率做评估,因为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里有非常独特的领导地位,是一个绝对的领跑者,而这个行业又在中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它有可能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在未来三年或者是四年的时间里,这个时候你会愿意因为它的行业本身的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以及它在行业里的领导地位,你愿意走出你8倍到10倍的区间,给它一个14倍、15倍的价值评估吗?

  张帆:

  具体案例可能要具体分析一下,但是从目前我自己的心态和目前这种市场环境来看,还有中国企业在创建自己行业里创建一个帝国的时候,必须经过一个风险的判断,我不太愿意偏离我自己由一个理性的分析所得来的,基于我投资回报的要求所定的区间。很多企业外表看都是一些比较正面的投资案例,往往到了合并报表的晚期,或者是临上市融资,里边还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从团队到财务表现,到市场发展的策略和突变的竞争态势。如果我自己所确定的投资区间是仅仅盈利 8到10倍,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合理可以接受的,我一般会极少为一些看起来非常特殊的案子来超出这个范围。

  陈浩:

  首先爱说明一点,我们在讨论价值评估的时候已经是在我们的流程当中晚期,早期我首先对这个行业,王冉说的行业的竞争度,它在行业的地位,我们都要进行分析。其次我们要对团队做我们的分析和判断,它是真正有潜力的还能做出更大作为的团队,而不是基于眼前的成功,我可能看好它三年、五年,又不一样了。有了这些基础,我可能在做价值评估的时候已经有数,是8倍或者是10倍。但是我要告诉创业者,肯定不同的钱给你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选择联想投资,很可能我们会给出价值评估的条件,应该不是最好,但我相信不一定是最低,最低我可能拿不到,可能是偏低,一定会有短期的资本给你最高的价值,这就是它的选择。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跟创业者之间达成开诚布公的对企业未来的一致看法。我相信有这个基础,价钱其实是一个愿买愿卖的过程。最后回到周鸿袆讲的问题,最终还是达成一个交易,一个白菜多少价钱,但大家一个愿买,一个愿卖。

  张帆:

  我们给出的价格经过我们自己的分析和评估,比起公司在其它很多投资人拿到的都会低。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由、有自己的原因,很多时候也是需要公司的创始人和CEO跟我们一起坐下来充分认可,为什么红衫对公司的投资会采取这样一种方法。很多时候那些以忽悠为主的公司,他们大多数看到了我们分析的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之后,大多数就转而投靠其它的那些投资机构,很快能拿到更高的融资。在这里我也奉劝大家,如果你靠忽悠拿到钱,我不能说这是坏事,这是好事,你只要现在先把公司的人全部都开除,好好把钱都保存下来,这是对你最好的建议和要求,因为你需要花一点时间真真扎扎实实把自己的商业计划,把市场、理性的东西加进去。如果你现在没有那么多钱,想靠忽悠去融钱,你也要从这里边吸取一个教训,真正根本上你能赚到多少钱,最终来讲这是一个商业最核心的问题,而不是靠简简单单做一些好看的PPT,或者是通过情感交流,通过一些媒体的运作,把这个钱拿到了。哪怕现在中国公认的一些所谓的成功者,靠所谓的忽悠拿到国外大的网站上十亿美元的投资,在我看来这些东西也都没有根本的商业盈利的实力。

  王冉:

  瑞星思达还是做传统的内容,在新媒体方面,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平台、手机的平台,你们接下来会不会也考虑做一些完全为新媒体量体裁衣,为新媒体定制的内容,比如在网上能传的这些产品?

  John M.Prodbandt:

  新媒体行业我们在讨论,我们刚好最近碰到了一个在国内非常有前途的公司。因为我们投资主要是在后期,是把中小企业包装好到美国去上市,所谓的 “过桥资本投资”。“过桥”的概念完全是风险投资,分众传媒很吸引我们,是因为它在国外很有名气。分众传媒主要是在写字楼、公寓、电梯,在最无聊的地方给你看一个屏幕,你可以看短短的节目。我们投的这一家是在酒吧、餐厅这些地方,我们也做影视项目。同时我们做影视项目之前本来就是做风险投资,我们是用风险投资所赚的钱转到影视项目的制片。现在我们越来越看到这些新媒体,以前主要是在欧美,现在在中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分众传媒是一个开始,我们认为可以看到更多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已经超越了一些在欧美很发达市场的领域,真的可以说是前卫开拓者。这种精神在中国的新媒体企业里是非常有未来性的。

  王冉:

  鸿袆,无数人都说在做新媒体,无数人都说我要做YouT—ube,做myspace,包括传统的广电部门也说要组建新媒体公司,现在大家都在研究适合新媒体的产品。新媒体在你们看来,我相信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拿着新媒体的投资计划书来找你们,你觉得现在到底有多大的泡沫?

  周鸿袆:

  我倒觉得没有太大的泡沫。因为大概中国我估计至少现在有两百个网站在学YouT—ube,有五百个网站在学Myspace。这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未来互联网的趋势应该是越来越趋于中心化。

  王冉:

  但是最后能做出来的也就一家、两家、三家、四家,意味着剩下的那几百家公司都是要倒闭的。

  周鸿袆:

  因为中国跟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中国地方很大,人也很多,包括大家的兴趣、爱好,按照地域划分,可以划分成很多群组。所以,我是觉得互联网如果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改变每个人很多的生活,这应该是一个好事情。前面我讲过一个前提,当每个人要做类似事情的时候,你首先应该想的是我怎么用互联网解决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赫哲是把它作为一种娱乐的形式,但是你不要期望每一个网站拷贝YouT—ube,都要变成上市。因为你做什么产业,我觉得最重要的上市公司也就那么几个。

  我从产业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网站在中国越多,让互联网跟中国人的生活越多结合是好事情。很多网站不见得能挣很多钱,但是能自负盈亏,能够让老百姓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当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确实觉得这里边可能很难去出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因为这个市场被切得非常细,也被更加细分。但这可能恰恰就是新媒体的特点,也就是说过去可能一个中央电视台就足够把大家的眼球都抓住了,可能未来新媒体,很难期望去找一个垄断的,说再出来一个某某网站,一亿网民都上这个网站,这恰恰不是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应该是一个“长尾”的市场。

  王冉:

  张帆,你觉得到目前为止,YouTube的商业模式在美国真正建立了吗?第二,在中国做YouTube这样的公司,未来最可能的商业模式在哪儿?

  张帆:

  YouTube在美国的商业模式基本上已经建立了,财务数据我不便透露,但是它现在的财务数据,2006年或者2007年上半年的收入和盈利,已经超出了中国相当多的公司,甚至超过了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它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发展期。但是这和美国的媒体市场,传统的线下媒体和线上媒体紧密的结合性,和广告主对新鲜媒体投放的热情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在这方面其实线上广告比美国落后相当长时间。

  中国这些网站如果只是大概把YouTube运营的大概样式拷贝过来,第一,冒着大量细分、竞争对手的风险,流量和门户效应不会那么大。第二,即使到了那么大,广告和其它收入也会远远落后于美国的同体公司。所以,中国的企业如果进入了视频这个行业,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一些发展亮点。在这里边,我们揣测无线和3G之后短视频增值服务、用户原创的内容很可能会能够更好地被利用,当然无线3G的网络和运营商的收费渠道也是很好的一个基础设施能够利用。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还会有很多相当多本地的因素,能够帮助本地的这些愿意做视频服务的小的公司,帮助他们去思索、探讨。

  王冉:

  陈浩,你们在视频领域行业也投过项目,是吧?我比较看好新媒体的内容制作和数字化。但是内容制作一个是比较敏感。再一个不一定非常适合像风险投资这种投法,很可能更擅长这个方向的人或者是机构想拍电影,不一定是非常适合风险投资。所以,我们的重点会放在内容的数字化这方面。不要简单地看内容数字化就好像把一本书变成了一个光盘,不是这样的。我看过一些做动画、做三维的人,其实把这些内容很好地进行数字化以后,对人的感觉、视觉都是非常非常好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和冲击。所以,这里面我体会也很多。这里面当然有技术问题,也有本身人力资源的投入问题,要有很多员工投入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看一系列这样的项目。

  渠道和受众两方面,其实过去的互联网,包括无线,都有很好的例子。未来看,会把内容放在数字化这方面,重点放在内容的受众这方面。

  包凡:

  我们手里现在好几个客户都是做视频。现在新媒体这一块大家的想法都是拿传统媒体的内容,希望通过新媒体去变现。这个在很短的时间内来说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一条路,因为传统的内容成本非常高,牵扯很多版权在里头。而新媒体作为实现价值的一个渠道,在中国远远没有得到证明,因为中国的广告主其实是很不成熟的,对一些新的广告产品接受程度也是很慢的。另外一个思路在几年之内可能会更有市场,就是新媒体的或许内容。因为用户产生内容,这里边实际上经过一定的筛选、编辑和提升,这些内容其实是有相当大的价值,而获取内容的成本是相当低的,因为是通过新媒体获取这些内容。把这些内容拿到传统媒体上,以传统媒体作为渠道实现它的价值,这种反向的思维可能在接下来这几年,成功的可能性比以美国的那种模式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

  王冉:

  广电系统在考虑新媒体内容的时候,其实从央视也好,从地方的一些传统的广电部门也好,已经开始把传统的电视平台作为一个新媒体内容的推广渠道、推广平台,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更多考虑的是传统的电视内容怎么样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一鱼多吃。这种思维的变化,已经开始不仅限于对技术、市场敏感的民营企业,包括大的国有媒体,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考虑。

  把问题开放给在座的各位之前,回到Lawernece Pan先生这边。当一个企业做大、做好、做成了,万世具备、只欠东风,可能这时企业惟一的是做好了,从各方面来讲,无论是去纽交所上市,还是去纳斯达克上市,都是为了条件,这时纽交所的人会跑来说你一定要跑到纽交所,因为凡是具备了在纽交所上市的企业,几乎80%都会选择来纽交所上市,这时你去见同样的客户,会怎么说?

  Lawernece Pan:

  非常好的问题,简单说三点:

  第一,大家看一看纳斯达克是1971年成立的,纽交所已经有218年的历史。所以,纳斯达克本身自己高速成长的历史就说明跟刚才大家讨论的中国的高速成长的企业本身就有共同的基因、同样的血液。

  第二,大家如果看一下创新这几十年的历史,比如说70年代的英特尔,软件对应的是微软,一软、一硬。到80年代网络的硬件思科,和它对应的一些网络上的软件支持公司,包括Oracle。以及到网络的运用,比如90年代中后期,有雅虎、ebay、Google,过去30多年这些创新的企业,无疑都是在纳斯达克上市、诞生、成长、壮大。发展到现在,比如微软公司2700多个亿,英特尔1700多个亿,到思科、DELL、Google都是1000多个亿,到Ebay、雅虎都是500、600个亿市值的公司,事实胜于雄辩,对于中国高成长性、创新性的公司,纳斯达克是以它自己的历史和事实说明是最好的一个资本市场,最好的一个平台。

  第三,即便是在资本市场里,实际上世界也成了几大类,比如美国的资本市场和英国伦敦传统的英国的资本市场就不一样。英美的资本市场,比如跟香港和日本的资本市场也不一样。简单地说英国的资本市场更适合固定收益这一块,美国的资本市场更适合于成长性的,股权这一块,特别是纳斯达克。举一个简单的数字,微软公司1986年上市以后,除了第二年分了每股一分美分以后,一直到2003年以后,都从来没有分过红。投资人非常支持它的成长,不要求分红,反而让它拿着16次重新再融资的钱继续发展。所以,微软能够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能够发展成这么一个好的企业。即便是在它的公司,从1997年、1998年开始,大家去看看它的财务报表,从100多个亿、200多个亿,一直到最后它的银行帐号里有接近600亿的现金都不分红,一直到有其它原因,2004年才开始分红。这三个足以说明这个现象。

  王冉:

  纳斯达克赞助的特约时段到此结束。

  接下来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在座各位来宾。

  (来宾提问)

  提问:

  周总,您开始是做互联网,最早做3721,后来又做雅虎,后来又转到天使投资人,这种角色的转换,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让您转换到天使投资人?您怎么理解目前这个行业?

  周鸿袆:

  用漂亮话讲是为了推动产业的发展。就个人来讲是为了不断获得更多的有形和无形的价值。大家都是商人,最终还是为了在这个行业里……

  王冉:

  最终还是为了有形的价值。

  周鸿袆:

  为了商业利益需要不断地奋斗。

  提问:

  我也做一个网络视频的项目,做新电影平台,在中国也参加了比赛。我想问一下红衫基金的这位先生,刚才提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一个是把传统媒体的收入模式用新媒体增加收入。另外,用户产生的内容。我想问一下,在您公司投资的YouT—ube,在美国有没有产生类似于胡哥做的短片。YouT—ube 产生的价值来自于新媒体更大还是传统媒体产生的价值更大。

  张帆:

  YouT—ube上,包括中国很多视频网站上,也有很多网民是把电视上的一段裁下来放上去,但是大多数在美国成功,传播非常广的视频片段是来自于用户的原创,这个原创在以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媒体都是被资本或者是政府高度垄断的状况,没有渠道传播出去,YouT—ube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前两天在美国刚刚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波澜,用户原创在巴格达街头射杀美国士兵的视频,在YouT—ube网站上传播得非常广泛,引起了政治评论家的一些广泛关注。也从某一个角度说,新媒体产生以后对整个传统媒体的布局,还有整个媒体产业链各方的利益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提问:

  你刚才说的这个有影响的视频最后是产生收费模式还是广告模式,产生收益没有?

  张帆:

  现在YouTube上广告全是免费的。

  提问:

  陈先生,刚刚周先生说他只做他熟悉的项目,您也说您要向您的投资者汇报您的项目。刚刚我们讨论的都是网络、比较热点的问题,如果今天有一个陌生的领域,比如说农业,蕴藏着一个非常大的潜力,而且这家公司有很好的创新的一些东西和点在里面,您怎样来评估?会不会因为您不熟悉而放弃这个领域?

  包凡:

  如果我看不懂,我一定把你这个项目介绍给对你这个行业、项目更有兴趣的基金手上。

  张帆:

  我们的确投了一家利农集团,是做农业的,但也有相当多的创新,跟中国传统的农业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商业和技术上都有创新。这个公司虽然是个传统行业,但是在目前的市场和将来的发展来看,长期之内这样一个公司产生的价值和增长率其实不会弱于相当多的互联网和所谓的IT企业。

  提问:

  我提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现在互联网项目有两种比较醒目或者是比较热门,一种可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比如现在很热门的web2.0概念,比如博客、搜索,或者是社区搜索之类的。还有一种发展得比较好的就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比如说像携城,或者是一些求职网站。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况是像一些博客网站,甚至连一种基本的盈利模式都还没有找到,自己根本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都没有找到,它的财务报表很不或看,但还是得到了很多风险投资。像其它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比如上海的一些婚恋网站也拿到了投资,携城的市值也非常好看。想问一下台上的任何一位VC,怎样看这种状况?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未来发展,它的发展方向可能在哪一方?

  包凡:

  我不是VC,我尝试着回答你这个问题。你的问题,如果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VC应该是投一些,虽然未来有很大的成长潜力,但是目前没有一定盈利模式的行业或者是企业,还是应该投一些相对来说有比较确定盈利模式的一些行业,当然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更传统的一些产业,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两个都会投,在座的VC说到最后可能都是得看个案。但是我自己,从我在资本市场操作的经验角度来看,第一类的企业在中国相对风险比第二类的企业要大,很大程度在于第一类的企业至少现在大多数的都是以互联网广告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互联网广告作为一个产业,现在在中国的发展相对来讲还不是太成熟的,很大原因在于中国的广告主对互联网广告作为一个产品来说,接受的程度、理解的程度还是在相当初期的阶段。你说的第一类的这些企业,未来的确有很大的成长性,但是对于他们关键的是,跟美国那些企业,像YouT—ube、Myspace这些公司,他们经营上考虑的理念要有所不同。现在在美国web2.0的公司很明显的一个做法就是先做社区,再做流量,最后再考虑怎么做收入。因为在美国这个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美国的广告主其实对这些新兴的媒体接受非常快,而且美国的互联网广告量非常大。而中国不一样,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一要专注,不要做太多的产品。二,必须要控制自己花钱的速度,活到最后一天就是胜利。

  王冉:

  稍微补充一句,好消息是虽然像包凡说的,中国虽然相对来说广告主比美国的广告主时间滞后,有一些落后。但是我们最近也接触到大的在媒体上做很多投放的广告客户,其实他们已经开始考虑怎么样用新的方法做更有效的广告投放,他们已经意识到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投放,仅仅看收视率已经是一个国时的看法。

  大家都有创新的愿望,前面说了你的流量很重要,社区的热度很重要,在美国有了流量、人群,最终一定会有成功的商业模式。

  提问:

  谢谢主持人。我刚才在另外一个会场听到张朝阳先生一个观点,他说现在的互联网行业里已经有了几棵大树,如果说后起之秀在做的过程中被他看懂这个行业之后,他是很容易复制的。我问的问题是,从VC的这个角度来说,你投这样一个企业下去,你是看好它,怎么样能够避免它被原来的大树把阳光完全挡掉?

  张帆:

  前面一个人的问题里提到博客,其实像新浪、搜狐他们对博客这样一个新产品,短期进入并且取得比较强的竞争优势,我认为这个论断是合理的。如果曹国伟和张朝阳他们说我们现在就要进入博客,的确这样的一个竞争态势会对博客这样的公司产生比较大的冲击。但是视频就不一样,根本来讲很多Web2.0的公司所推的模式是不是有新的突破?原先这些公司技术体系架构能不能很快的转变,来推出并且维持一个很高质量的服务。

  简单回答你的问题,有些应用张朝阳的信息和说法是正确的,而且是所有的创业人要小心的,你不希望像马华腾这样的人看重你这个领域,如果他看重你这个领域你会很头疼的。但是有些领域,我们鼓励新的创业人去努力着尝试,因为从根本上能够产生一些技术上和营运模式上的突破。船大难调头,很多大的网站不容易那么快把一些相对来进讲离的跟你比较远的东西做出来。

  周鸿袆:

  QQ肯定会马上做YouTube的方向,我估计QQ做了,网易、百度、新浪、搜狐这些网站,会把他们的邮箱扩大点容量,原来上传图片,上传文章,现在上传视频,我相信中国大的互联网玩家都会杀入这个领域。Myspace也发话了,YouT—ube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也会放马来做。

  其实现在的创业环境比六年前恶劣很多,六年前没有什么你说的大树,大家各自找了一块地,各自阳光灿烂,但是现在中国互联网已经有了一些在有些领域有优势的巨头,他们的野心也很大,而且他们和美国公司最大的不一样,他们看到创新不是去收购,觉得收购多贵,找几个人做一做,虽然做得不一定比你好,但是凭着我们流量多、用户多、钱多、品牌响,总能抢一块。所以,对于现在的创业团队来讲,你要有这种心里准备,你做的事情可能会跟这些所谓的巨头们竞争。所以,两个观点很重要,如果你是一个很简单的点子,我认为你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很窄,虽然很酷的一个功能,大的门户很容易把这个功能加入它现有的平台上,你也没有什么前途。第二,如果在做同样事情的情况下,如果你的团队没有经验,我不认为他们是因为新浪、搜狐做博客,所以他们失败了,我认为他们是失败在他们自己没有管理经验,没有花钱的经验,在他拿了融资之后,反而失败了,因为他雇了太多人,做了太多事,所以导致它其实失去了这样的竞争力。

  答案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刚才张帆说的,当你要跟这些镜头进行竞争的时候,你一定要改变你的游戏规则,你一定要颠覆他,做那些他很难做的事情。就像Google当年出一个干净的搜索框,雅虎就很痛苦,如果把首页内容都去掉,变成一个干净的搜索框,可能新的不一定能成功,旧的反而会失去,所以大家都在说创造蓝海,蓝海,实际上我觉得就是颠覆和革命,而不是跟他玩一个游戏规则。第二,新创的公司我也见了很多,我强烈地建议他们都要找这些有经验的 VC,找这些有经验的天使投资人,包括找有经验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来加固他们的团队,这个团队要有勇气,能打仗。你玩,我也可以跟你玩,这样才可能在互联网里跟这些大树去一争高低。

  今天的这个创业环境其实是更加艰难,所以你们更需要十二万分的小心。

  王冉:

  我们前几天刚好见过曹国伟,他说新浪的博客的流量已经远远超过新闻频道3到4倍了。但是有一条,刚才周鸿袆说的,像新浪这样的公司来做博客有它既定的思维方式,因为它做主流媒体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已经融化在它的血液里了。所以,在这方面,你如果想用同样的模式做博客,想都不要想。但同时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你一定也有其它的方式做同样的问题。

  搜宝网(王为):

  我有一个关于行业的问题想问一下张帆先生。我从事了几年的金融工作,做的网站也是跟金融有关。国内相对比较严的金融管制和比较低的金融弹性,导致国内金融产品在网络销售这方面存在先天、后天的障碍。类似这样的问题,张先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考察来说,中国金融产品网络销售的未来究竟是面向零售还是面向于大企业?是侧重于服务,还是侧重于销售?对我们来说,什么是一个适合中国本土化的网络金融的概念?或者说中国网络金融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你给我们描绘一副蓝图。

  张帆:

  金融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在中国我们的确观察到了,金融业和互联网的这种结合,比起美国来,它的速度要慢一些,挑战要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今年刚刚投资了一个也是保险这个行业,但主要是线下,他们是作为保险销售的一个平台。我们也考察过线上所有的保险销售和其它金融产品销售的网站,的确像你所说的,因为我们国家目前对待很多传统金融服务公司,对互联网这种新技术的应用还不是非常成熟和完善,同时金融产品的消费者、投资者本身的风险意识和对待新产品的看法,和对一些产品推介审慎的态度还有待于培养。所以,从监管者来讲我认为是明智的,对于很多金融类机构,尤其是网上金融类机构采取比较保守和谨慎的态度,不愿意作为一个突破口,一下把金融产品放得过开、过快。这是符合我们国家国情的,也是一个明智决策,是出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人的利益。

  作为一个从业者,面对这样一个环境,我认为更多的是积极地去适应它、学习它、研究它。美国这些公司当时也不是一成不变,他们当时也经历了很多自己不断地强化、内控管理,跟监管方进行沟通,当时都经历了很多挑战,跟美国联邦当局进行了相当多的沟通和技术上、公司运营层面上的基金。中国的公司也一样,你要和监管当局、从业者、大的金融机构要一起互动,单凭一个互联网公司一己之力在短期之内比较难创造一个大的突破。

  新营销杂志记者:

  其实在中国本土风险投资市场上一直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台上张帆为代表的红衫,另外一股是以联想为代表的陈先生。这两股势力有种趋同,其一是管理团队的本土化,大家都一样。第二个趋同是资本。现在联想据我所知,联想的资本也更多来自国际资本市场。我现在想问的问题是,对于陈先生,除了资本、团队一样之外,联想作为风险投资的一个品牌,能够给被投资人带来什么?张帆先生,红衫作为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除了给钱之外,我们的品牌能为我们的投资人带来什么?

  陈浩:

  这个问题其实最好回答还是我们被投资的企业,他们来回答可能更好一点,我在这儿说有一点自卖自夸的味道。

  我本人不是做投行,也不是做财务背景。2001年开始做风险投资的时候,我们就拜访过很多企业。一个很积极的印象,几乎多数的企业都很愿意跟我们来交流,超过一半的企业说如果你们给我投钱太好了,当然我们选择了1%的进行投资。我只能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投资了一些做软件、芯片的企业,他们在跟联想集团,例如我们做PC、分销、神州数码这些兄弟公司在合作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多帮一把。在跟他们的合作当中也会是,因为联想投资,你们控股的钱投了我们,可能对我们也有一些了解,信任了,所以跟你们的合作是不是更应该水到渠成一点,他们说当然会近水楼台。讲这个例子,可能联想品牌的作用,控股投钱对他们可能有一些帮助。

  提问:

  各位好,回到分论坛的主题上:“热钱涌入中国”,我是想问的问题是,现在在座的各位是不是觉得热钱正在冷却下来,这一波互联网的冬天是不是正在到来?

  周鸿袆:

  首先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定义热钱的,其实在开这个会之前,我也接受了一个采访。我觉得在我们所说的这个风险投资的行业,其实很难有所谓热钱的存在。因为这个行业它的投资,其实进来和出去的时间相当长的,不是进来呆三个月赚完一笔钱就能走,好多时候其实退出的机制时间长的十年都有,再怎么短也都是一两年,所以不太适合于所谓的热钱的操作。

  有区别的在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可能很多钱投的跟互联网相关的企业,而从下半年开始,至少我们的感觉,投资者慢慢分散他们的投资,更多投向一些相对来说也是高成长性的,但是是更加传统一些的行业。而已经投下去的互联网的企业,到明年上半年也会有优良的选择的过程。但是每个市场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本人倒不是觉得这里边有一个很明显的所谓冷却的过程。

  王冉:

  说到热钱,纳斯达克有话要说。

  Lawernece Pan:

  这本来应该是张帆和周鸿袆的,我补充一个数字。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今年4月份有一份报告,去年投到中国来的钱大致是10亿美元,去年投到以色列这个国家17、18亿美元,美国2005年底风险投资的资金是380亿到390亿美元左右。所以,中国13亿人口10个亿美元,以色列是600万人口, 17到18亿美元,这个数额大家算一下。

  王冉:

  刚才大家都在讲互联网的事情,但是从游戏规则的角度来说,现在所做的这些互联网的公司,实际上都是用工业文明游戏规则的思想来做互联网,而没有用互联网的思想在做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实际上是双向的、无线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现在真的有一个应用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来做的公司,你们有兴趣吗?

  王冉:

  周鸿袆先解释一下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周鸿袆:

  我特别理解你的想法,因为我每天至少遇到一个像您这样寻找投资的,大家先不谈业务,先给自己定个性,我就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从我了解的投资来说,互联网也不是一个说好像多么新,也是有延续的发展。所以,你在互联网里可能有革命的想法、颠覆的机会,但它一定是建立在你对互联网之前发展的了解,包括团队的经验。所以,我觉得VC很难根据你刚才这样一个定性的表述去决定投不投资,这是我们中国大多数创业者在见VC时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给自己定性。其实最朴实的就是定量,非常朴实地去讲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它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人会用它,大概会是什么样的用户群,如果有很多人用,这个东西大概能有什么价值。至于它是不是颠覆性的,是不是革命性的,这些观点VC还是看案子很多,应该交给他们去判断,而不是自己来定义。

  王冉:

  特别同意的一句话,这是我到今天为止听到最同意的那句话。

  提问:

  最后一个问题是提给张帆先生的,我们知道红衫风险投资非常有名,我想问一下张帆先生,您在每天阅读大量资料和商业计划书的同时,怎么能够区分它到底是一个好的项目还是一个坏的项目?好的项目一般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

  张帆:

  我们怎么评判一个项目的好坏呢?非常简单的回答。在不同的场合、接受采访的时候我也都回答过这个问题,一个好的商业计划能够最后为投资人和创业者本人创造非常丰厚的价值,满足我们投资回报的价值。不外乎几个条件:第一,市场足够大。第二,公司本身在这个市场之中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壁垒和核心竞争力。不管是刚才鸿袆讲的你面对新浪和QQ这样的公司,能不能它们做不了的东西你来做,它特别难受的地方你来攻击它。还是开创一个新的技术或者是一个新的领域。第三,这个团队。因为我们也意识到第三个核心因素非常非常重要,在市场和技术,还有其它的核心竞争力竞争武器都必备的情况下,的确一个小公司的成长像一个初生儿一样,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团队的眼光、素质非常非常重要。又要回到我刚才说的那一点,忽悠和不忽悠的区别。最终来讲这个团队一定要扎扎实实做事,你每次给董事、投资人汇报的时候,不是拿着PPT,不是拿着在外面的报道和照片做汇报,而是扎扎实实的以自己创造的业绩和现金流来做汇报,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团队本身的眼光和素质是我们考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王冉:

  时间关系,今天的论坛就到这里。

  再一次代表所有的来宾感谢台上的嘉宾,也代表台上的嘉宾感谢所有的来宾。代表所有的主办方感谢所有的人。

作者:jeepguy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半年千亿美元热钱涌入中国 狙击将是场"持久战" 海归主坛 2007-8-08 周三, 17:20
[转帖]警惕2007热钱:为2008年酝酿新亚洲金融风暴? 海归论坛 2007-1-28 周日, 05:35
百亿地产热钱涌入京沪穗酒店业(ZT) 海归论坛 2006-10-18 周三, 17:33
[转帖] 华商报 有钱任性!中国十大富豪被曝一半都在玩电影 生活风情 2016-9-23 周五, 14:15
华尔街日报:看衰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热钱流出中国 海归商务 2012-8-16 周四, 20:23
[转帖]经济过热加剧:中国央行势再加息 海归论坛 2006-6-16 周五, 08:19
宏观经济系列:国际热钱再袭中国外汇局抛出三大杀手锏 (转贴) 海归论坛 2004-11-08 周一, 21:48
[新闻]北京户口比美国国籍值钱?留学生涌现归国热(图) 海归主坛 2014-4-16 周三, 08:49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jeepguy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转帖]VC纵论“热钱涌入中国” -- jeepguy - (22284 Byte) 2006-10-15 周日, 10:32 (1559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