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方韩之争随感之十一 "神来之笔”与“天纵之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酒吧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方韩之争随感之十一 "神来之笔”与“天纵之才”   
Swind





头衔: 海归少尉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6/10/11
文章: 29

海归分: 2811





文章标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方韩之争随感之十一 "神来之笔”与“天纵之才” (2585 reads)      时间: 2012-5-20 周日, 18:36   

作者:Swind海归酒吧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神来之笔”与“天纵之才”
  ——方韩之争随感之十一

  作者:戴建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第一封是2011年5月韩寒致易中天
先生文集出版的贺信,由于韩寒咳唾成珠,自然就惜墨如金,这封信只有174字,
不妨照录书信的全文:

  “易中天老师,祝贺您的文集要出版,非常地吃惊,因为我以为您老早就出
版过文集,没想到现在才出版,所以见得您对它质量的要求一定非常地高。

  一直以来很喜欢您的文字。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在厦门见面,我们没有在
报纸上看到关于我俩在一起对话的任何内容。但是无论如何,我对那次厦门之旅
记忆深刻,希望您来上海,我们可以再在一起吃饭。一定要祝贺您文集可以卖得
好,当然这是技术问题,最关键的是希望您一切都好。”


我们来欣赏一下韩寒2012年2月致石述思先生的感谢
信,这封信只有寥寥154字,真可谓“一字千金”:

  “石老师,我是韩寒,借用我爸爸的微博登录一下。感谢您公正的态度,因
为一个公共打假人物如果要确定一个作家有代笔必须要有证据,这是重大的指控。
而且从世界的共识上,如果方舟子没有证据,却提出和确认这个指控,而所有作
家都是无法自证的。这其实从刚开始就剥夺了写作者的言论自由,因为无法辩解。
所以在全现今世界范围内都不会有这样的指控存在。谢谢。新年快乐


  一个月前看到韩寒先生致石述思的感谢信后,我马上就觉得方韩之争基本结
束了。韩寒面对代笔质疑的种种表现,如悬赏却不兑现的无赖,恶毒诅咒对手的
下流,接二连三反击文章的拙劣,每次接受采访时的熊样,茬茬都显示这位“天
才作家”和“意见领袖”,不过就是上海十里洋场上的一个混混和草包。恰在此
时,石述思先生又公布了韩寒给他的私信,这封尺牍彻底暴露了韩寒的思维、感
受和文字表达,基本上都没有超过一个弱智的水平。人们看了这封私信和他的所
有视频后,要是还把韩寒与“天才”连在一起,要是还把韩寒戴上“作家”的头
衔,可以肯定,那每一个弱智立马都会自负得发狂,每一个文盲立马都想去写
“九重门”。在短短的一二十天时间里,我一口气连写了十篇“方韩之争随感”
系列文章,《星岛日报》还作了连载。那时我正在台湾讲学,一是感到身心疲惫,
一是感到十分不值,一是感到非常无聊——我不想再读韩寒那些“天才的”文章,
不想再看到韩寒接受采访时的“聪明样子”,更重要的是我感到没有再写下去的
必要,我以为那些过去热捧韩寒的粉丝,今后一定会转脸变成冷嘲韩寒的大军,
所以当时我兴奋地写下《结束了》的博文,宣布方韩之争的胜利结束,也宣告自
己不再写这方面的文章,读者不难从这篇短文中感受到那种乐观的情绪。

  此后的事态表明,我高兴得太早了。

  参加质疑的学者和作家,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根本不可能长期关注方
韩之争,更不想把时间花这种事情上面,而有些媒体,有些公知,有些出版商,
或者与韩寒有利益与共,或者与韩寒臭味相投,或者碍于自己的情面,仍在或明
或暗地利用韩寒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钱,为了名。

  于是,韩寒还能招摇撞骗,因而,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揭开韩寒的面纱。

  最能让韩寒露出真面目的,莫过于他已经公开的两封“天才”私信:一封是
致易中天先生文集出版的贺信,一封是致石述思先生的感谢信。

  我国魏晋、宋代、明末作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尺牍,这些尺牍小品是
散文中的杰作,它们一直是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案头读物。人们珍视尺牍小品,
是因为它是作家不经意间随手洒落的珍珠,与作家们刻意经营的煌煌大作相比,
尺牍小品自有一种天然风韵,它更能表现一个作家的气质、个性、品味和才情。
传记作家尤其不会放过每一封书信,因为它比那些公开的演讲和发表的作品,更
能揭示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我国明清有不少尺牍选
集,英法等国也有许多优秀书信作家。我本人不仅爱读古人的尺牍小品,还翻译
了一些英美的书信佳作,翻译过论述书信的理论文章。

  韩寒这两封私信都是不可多得的“神来之笔”,从它们可以见识我们民族千
年一遇的“天纵之才”。

  我们按时间的顺序细读这两封尺牍杰作。第一封是2011年5月韩寒致易中天
先生文集出版的贺信,由于韩寒咳唾成珠,自然就惜墨如金,这封信只有174字,
不妨照录书信的全文:

  “易中天老师,祝贺您的文集要出版,非常地吃惊,因为我以为您老早就出
版过文集,没想到现在才出版,所以见得您对它质量的要求一定非常地高。

  一直以来很喜欢您的文字。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在厦门见面,我们没有在
报纸上看到关于我俩在一起对话的任何内容。但是无论如何,我对那次厦门之旅
记忆深刻,希望您来上海,我们可以再在一起吃饭。一定要祝贺您文集可以卖得
好,当然这是技术问题,最关键的是希望您一切都好。”

  韩寒既然以学生晚辈尊称“易中天老师”,祝贺暴得大名的易中天先生文集
出版,像韩寒这样的天才作家遣词理应谦恭雅致,谁能料到,信一起笔“祝贺您
的文集要出版”,不仅直木无文,而且邻于不通。“您的文集”没有意志,它自
己不可能提出“要”“出版”。一个稍通文墨的人不会写出这样的句子。在“祝
贺您的文集要出版”后,突然来一句“非常地吃惊”,的确会让一个头脑正常的
人“非常地吃惊”:对易中天先生出版表示祝贺之后,怎么会跳接“非常地吃惊”
呢?估计只有天上的神仙才有这种天才的思绪。套用的杜甫的话说,“此句只应
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韩寒接下来的一个“因为……所以”复句更让人啧
啧称奇:“因为我以为您老早就出版过文集,没想到现在才出版,所以见得您对
它质量的要求一定非常地高”。这句“因为……所以”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
果关系,更要命的是大概只有白痴才写得出这样的神句,“所以见得您对它质量
的要求一定非常地高”这一句一定会流芳百世。

  下一段开头“一直以来很喜欢您的文字”,给我们送来了意外的惊喜。“一
直以来很喜欢您的文字”,却不知道自己“一直很喜欢其文字”的前辈尚未出版
过文集,要么韩寒前面“非常地吃惊”是故作惊讶,要么韩寒后面“很喜欢您的
文字”云云是当面撒谎。对于“一直很喜欢其文字”的作家,“按理”说会留心
他出的每一本书、他发表的每一篇文章,乃到他写的每一个字,不至于不知道他
是否出版过文集这样的大事。当然,像韩寒这样的天才不会“按理”思考问题。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在厦门见面,我们没有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我俩在一起对
话的任何内容”,由于这是韩寒与易中天之间的私人通信,信中的“我们”自然
是指韩寒与易中天,“我”“没有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我俩在一起对话的任何内
容”,并不能担保“我们”“没有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我俩在一起对话的任何内
容”,不过,天才或许有神灵附体,“我”没有看到必定“我们”就没有看到,
我不能以常理来猜测天才。“但是无论如何,我对那次厦门之旅记忆深刻,希望
您来上海,我们可以再在一起吃饭”。谁能说明韩寒天才为什么要用“但是”这
个转折词?谁能告诉我韩寒天才在此处要用“无论如何”?信最后的结尾更神:
“一定要祝贺您文集可以卖得好,当然这是技术问题,最关键的是希望您一切都
好。”“祝贺您文集可以卖得好”前面还要加上“一定要”,可见“文集可以卖
得好”是多么重要!易先生出版文集自有“崇高使命”,他哪能只想到自己“文
集可以卖得好”捞钱呢?这一神句内容上有点羞辱前辈,形式上有点不够通顺。
“您文集可以卖得好”是自己的肯定判断,前面不能用“一定要祝贺”,“祝贺”
只是自己的心愿,“祝贺”“卖得好”并不一定“可以”“卖得好”。“当然这
是技术问题”更是侮辱,易先生“文集可以卖得好”,有可能是因为他文集质量
高,这“当然”不是个“技术问题”。“当然这是技术问题”,暗示“您文集可
以卖得好”,是由于易先生善于商业炒作。“当然这是技术问题”之后,再来一
句“最关键的是希望您一切都好”曲终奏雅,这种飘忽的思路有点像“意识流”,
天才到底是天才!

  易中天先生出版文集自然是喜事,有了“天才韩寒”的贺信抬高身价更是喜
上加喜。那部“可以卖得好”的文集,配上韩寒先生这篇优美的贺信,真可谓当
代娱乐场上的“双璧”;易先生与韩先生这一老一少,更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对忘年“佳配”。

  更妙的好戏还在后头,我们来欣赏一下韩寒2012年2月致石述思先生的感谢
信,这封信只有寥寥154字,真可谓“一字千金”:

  “石老师,我是韩寒,借用我爸爸的微博登录一下。感谢您公正的态度,因
为一个公共打假人物如果要确定一个作家有代笔必须要有证据,这是重大的指控。
而且从世界的共识上,如果方舟子没有证据,却提出和确认这个指控,而所有作
家都是无法自证的。这其实从刚开始就剥夺了写作者的言论自由,因为无法辩解。
所以在全现今世界范围内都不会有这样的指控存在。谢谢。新年快乐。”

  这封私信公开不久,@石述思 很快便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点声明:私
信是我公开的,我已向韩寒道歉。与他无关。”从私人交往的伦理上讲,我绝不
认同石先生这种行为,石述思先生在未经韩寒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公开他写给自
己的私信,他的确应该“向韩寒道歉”;从公开这封信的实际效果来看,我们又
得感谢石先生的疏忽大意,让公众有机会一睹韩寒天才的“尊容”。

  这封信差不多是用虚词连起来的,“因为”、“而且”、“如果”、“却”、
“而”、“因为”、“所以”,这里每一个虚词都是信中的“字眼”。从这些神
奇的“字眼”中,即使用心推敲一万遍,即使仔细琢磨一万年,你也无法弄清天
才韩寒的思维方式。至于“因为一个公共打假人物如果要确定一个作家有代笔必
须要有证据”、“而且从世界的共识上”、“所以在全现今世界范围内都不会有
这样的指控存在”,更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绝妙好词”,它们将与人类一起永垂
不朽!记得在《结束了》一文的最后,我在点评这封信时说过:“一个末流作家
笔下也绝不会出现如此丑陋的文字,这完全是在糟蹋我们优美的汉语,一个智力
正常的人绝不会有如此弱智的思维方式,这简直是在丑化我们中国人。读完这封
绝妙的尺牍后我更加坚信:争论已经结束,真相完全大白,要是再争论下去,于
社会是浪费资源,于个人是浪费生命。”一位作家看到这段话后还给我写信表示
抗议,说我称韩寒为作家是对作家的侮辱。

  从这两封私信可以看到,韩寒先生既没有连贯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没有正常
的文字表达能力。致石述思先生的感谢信写于二个月前,这说明韩寒直到现在还
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的青年。我一直在抨击我们的应试教育,韩寒在高一七门功课
都亮起红灯这一事件表明,我们的应试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固然不能选拔天
才,但它至少可以筛掉笨蛋。

  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混混,十几年来被公知们捧成了“天才作家”,有人断
言“韩寒的思想是天生的,他不必像鲁迅那样读书思考”,有人断言“现在的中
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也赶不上一个韩寒”,有人断言“韩寒若倒下去,
中国将倒退20年”。中国国家的命运,中国人民的福祉,全系于韩寒一人!韩寒
自己是一人顶亿人,韩寒的话是一句顶万句!

  “在全现今世界范围内”再找不出第二个韩寒,“在全现今世界范围内”再
没有第二个中国。韩寒是一个跨世纪的神话,中国是一个童话般的国家!

作者:Swind海归酒吧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ZT: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韩寒现象与偶像崇拜 ——方韩之争随感之二 海归商务 2012-3-05 周一, 12:09
ZT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 创作过程·知识结构·语言技巧 ——方韩之争随感之十 海归商务 2012-3-09 周五, 20:05
ZT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 易中天先生,请爱惜自己的羽毛!——方韩之争... 海归商务 2012-3-09 周五, 20:02
ZT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私人空间与天下公言 ——方韩之争随感之八 海归商务 2012-3-06 周二, 11:29
ZT: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 自证·他证·心证——方韩之争随感之七 海归商务 2012-3-06 周二, 11:26
ZT: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方韩之争随感之六: 求真与求胜 海归商务 2012-3-05 周一, 18:26
ZT: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方韩之争随感之五:— 学术打假与商品打假 海归商务 2012-3-05 周一, 18:23
ZT: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方韩寒之争随感之四:— 常理与奇迹 海归商务 2012-3-05 周一, 18:21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Swind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酒吧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可以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