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载,至柔至刚长盛不衰的周至柔将军。他的命运,将运都不错,也要会拍拍小马屁。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载,至柔至刚长盛不衰的周至柔将军。他的命运,将运都不错,也要会拍拍小马屁。   
ceo/cfo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院士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11/05
文章: 12941

海归分: 491633





文章标题: 转载,至柔至刚长盛不衰的周至柔将军。他的命运,将运都不错,也要会拍拍小马屁。 (3322 reads)      时间: 2011-6-04 周六, 05:12   

作者:ceo/cfo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朱汝略 奚永宽浙东军事芜史第十一章从周至柔主台省到章杰殒命八二三(下)



樊崧甫劝陈诚先援赣后援沪,速战速决后回师援沪抗日。周至柔、罗卓英及广大官兵都思想不通,强烈要求立即援沪抗日。

从1933年起,周为蒋介石的空军建设尽职尽责,直至1952年3月免去空军总司令职务。在八年的抗战中,除钱大钧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航空委员会主任外,基馀时间都是周至柔实际上统率着国民党空军。1943年11月,蒋介石请他为顾问陪同他出访埃及,参加中英美三国首脑会议。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至柔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6年6月,国民党空军委员会改建成中国空军总司令部,周至柔担任第一任空军总司令。国共第三次内战爆发后,周至柔令所在部积极配合地面部队对解放区疯狂进攻。对延安、淮阴、巨野、宁城等解放区狂轰滥炸。获一级宝鼎勋章。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周至柔派飞机轰炸,阻止解放军攻击……甚至在国民党政府撤退后,周至柔一面指挥空军掩护其他部队撤退,一面对大陆沿海地区实施疯狂轰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牺牲了许多无辜百姓。

宋美龄对周至柔评价很高,宋与周关系密切,甚至说连毛m人凤到台湾后,也通过同乡、参谋总长周至柔牵线,才成为宋美龄的嫡系人物。并按照宋美龄的指示,搜集蒋经国的情报。“太子”被老头子骂了一顿,便对毛人凤怀恨在心,也多方搜集毛的情报。蒋介石下令蒋经国将杜长城和其所属的大队长、中队长全部处决。毛人凤被吓得向宋美龄求救。

周至柔晚年,萦怀桑梓,有归根之意。周至柔一生爱好体育活动,在台北工作之馀,常打高尔夫球,其球艺甚精,并热心教别人打。博得“中国高尔夫之父”的美誉。他还被推举为台湾“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兼台湾“中华奥委会”主席。

周至柔将军的最后一个寿辰,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尔夫球比赛来度过。台北市林口山上的高尔夫球场,十八位台湾上将参加周老将军“至公杯”高尔夫赛。

周至柔对于家乡,还有一件事情不能忘记。是他促成联合国战后援华救济总署拨给临海一套医疗设备,终于在临海西大街创建了台郡第一所公立医院。六十馀年来始终是台州头块牌子,真正是活人无算,造福桑梓。



zhouzhirou


周至柔影视


周至柔的军事生涯可分为三段,一段是以1919年至1933年,他度过了十四年的陆军生涯。周至柔先后参加了1925年2月和同年10月的第一、二次东征。军阀陈炯明被打垮以后,他升任虎门要塞司令部参谋长。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周至柔任第一补充师第三团(后改称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三团)团附、参谋长(团长陈诚),随东路军转战江西、浙江、江苏等地。1928年,张志纯、项士元在杭州建立临海同乡会时,周是主要成员,记为副团长。旋升任二十一师补充团团长,调任师参谋长。1928年任军事委员会第二厅(军政厅)长江上游办事处少将主任。1930年4月,复任第二十一师参谋长,湖北徐声钰的独立十四旅被陈诚改编为十一师独立旅,陈诚即向蒋介石推荐周至柔为旅长,与之一同驰骋疆场。5月,奉命率部参加讨伐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在此前后改任第十一师三十一旅旅长。先后参加攻克马牧集、归德、济南、郑州等重要战役。1931年1月,教导第三师被改编为第十八军的第十四师,军长陈诚兼任师长,周至柔被提升为副师长,代行日常事务。同年8月,升任该师师长。第三次“围剿”中,陈诚是第三路进击军总指挥,率十四师、十一师长驱直入。失败后,又任第四次“围剿”“赣粤湘边区剿匪军”中路军总指挥,兵多将广,结果又被红军打得大败。

1930年初,周是陈诚的十一师参谋长,徐声钰的独立十四旅被陈诚改编为十一师独立旅,派周为旅长。1931年1月,第一次围剿刚结束,教导第三师被改编为第十八军的第十四师,军长陈诚兼任师长,周被提升为副师长,代行日常事务。同年8月即升任为师长。

1931年夏天江西第三次围剿败绩,第十九路军撤出,开往南京、上海。1932年1月,第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反f日运动的影响下,向进攻上海的日本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2月14日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根据蒋中正的指示,将分驻京沪、京杭地区的第87、第88师组建成为第5军,由第87师师长张治中任军长兼师长。第5军汇集了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全部是德式部队,是中央军系统内的绝对王牌精锐!孙元良任第五军87师右翼军二五九旅旅长。陈良以中央军校经理处长兼任张治中第五军军需处长。第五军八十七、八十八师及税警总团在张治中将军率领下,2月16日从南京出发到沪增援,归十九路军指挥。张治中在15日深夜写下遗书,表示了尽忠国家的最大决心。八十七师二六一旅五二一团一营少将营附汤皋告别新婚不到一年且已怀孕的妻子,率部进驻战略要地太仓浏河口。他深知此役必是恶战,于临阵前寄书给家乡的长兄,嘱托家事:“……迩来国难临头,时局倥偬,沪上军民群情激愤。我军驻地更在日寇虎视之下。弟身为军人,何可坐视?日来全军将士正枕戈待旦,誓与国土共g存亡。人在国在,弟在阵地在!与其坐视苟活锦归,无如马革裹尸以还。为保我国土,虽一草一木亦不许寇仇蹂躏,况为国捐躯乃军人之天职,弟虽死亦在所不辞也!唯弟媳分娩在即,胎儿性别未卜,若弟不幸身亡,望大哥、嫂念手足之情,将所遗孤视为骨肉,抚养其成人,以成我辈未竟之大业,则弟死亦无憾于九泉之下矣!”在十倍于己的敌寇面前,代理营长,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率领全营英勇杀敌。是年3月1日,在太仓茜营浏河之役中壮烈殉国。

2月18日,日军司令植田谦吉向十九路军提交最后通牒,提出要我军于20日上午7时前从上海租界线向北撤退二十公里等无理要求。此时在江西部队,各军、师皆胶固守区,无活动力量。国军只有陈诚的十八军力量雄厚,又以保定同期同学关系拉拢了四三、四七两师,火并了五九师,以陈时骥代替张英的五十九师师长职务。拥有六团制六个师的兵力,大有举足轻重之势。1932年2月,陈诚军长自兼五十二师师长,原第十四师师长一职是由副师长周至柔升任(为中将师长)。第十四师是陆军第十八军王牌中的王牌,周至柔成为陈诚的心腹大将。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血战之时,正是红军围攻赣州。马昆连电告急,南昌行营贺国光、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催援尤急。是援沪抗日还是援赣剿共,这个决策非同小可。陈诚对他的总参议樊崧甫说:一个方案是援沪抗日,缩短江西防共战线,放弃赣州、吉安;二个是解赣州之围后再去抗日,预定樊崧甫为第十八军抗日先遣队司令,领四个团先参加上海抗战。樊崧甫劝陈诚先援赣后援沪,速战速决后回师援沪抗日。但周至柔、罗卓英及广大官兵都思想不通,强烈要求立即援沪抗日。周至柔、罗卓英找到樊崧甫,说:军长要援赣州,违反军心,我们劝阻不住,请你向军长说说,收回成命,全军去沪抗日。

樊崧甫说:两位仁兄找我去讲,找差了,我同军长一鼻孔出气的。周至柔、罗卓英愕然,问什么道理?樊崧甫把对陈诚说的先援赣后援沪速战速决后回师援沪抗日的话又对周至柔、罗卓英说了一遍,劝周至柔、罗卓英服从军长陈诚的命令。周至柔、罗卓英很勉强地接受了樊崧甫的意见。周至柔有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他早年也是抱着救国救民的宗旨投笔从戎的。他一向认为,守土为国是军人的天职。每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军人总是应该挺身而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结果陈诚、周至柔、罗卓英援赣胜利,红军战败,三军团师长侯中英及指战员500余人被俘。

第四次围剿红军前的金溪之役,1933年1月2日,第十四师师长周至柔与十八军代理总指挥樊崧甫通话中说:万年桥东堍曾被红军占领。5日,周士达旅被红军攻破毙命。吴奇伟指挥第一路二十七师、九十师与红军第一、第三两军团交战半日,大败溃退;第十四师周至柔师长率部进至黄狮渡与红军第五军团激战终日,击毙赵博生。周至柔与赵博生系保定军校同学,且是好友。据报攻破敌军总指挥部,打死一个人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周欢跃往看,原来是好友赵博生,当时就为妥善安葬。


7-42-2


周至柔呈送俘获文件中有一张宣传品,把蒋介石与陈诚商议的军事机密,连代理总指挥樊崧甫也没来得及知道的,上边却写得清清楚楚。陈诚回来一问,果然丝毫不差。真使樊崧甫惊心动魄,感叹将会死无葬身之地。周至柔师与国军各师云集抚州,企图反攻。周对樊崧甫说:春节前天寒地冻,雨雪纷飞,陈不致动兵吧?我们好买年货过年。
1933年2月,陈诚将第十八军扩编为两个军。自兼十八军军长,5月,周至柔升任十八军中将副军长兼第十四师师长。罗卓英为第五军军长,辖第十一、五二、五九3个师。樊崧甫据所闻言于陈诚:五二师李明师长常接饷迟发,点名点了又点,众心怨贰;五九师陈时骥想出人头地,急功好名,我看对作战不利。不久在第四次围剿中李明师长阵亡,陈时骥师长2月28日被红军俘获。第十一师师长萧乾。第十四师师长陈本想由樊崧甫继任,结果樊崧甫当了七十九师师长,副师长是黄岩人陈安宝;霍揆彰后来当了十四师师长。一说为同年5月,陈诚向蒋介石保荐周至柔为十八军中将副军长,被蒋照准。

据樊崧甫所言:李明师长阵亡,陈时骥师长2月28日被红军俘获,五二、五九2个师大败后,红军知道敌第一纵队只有九、十一2个师及五九师陈时骥残部温良旅,而第二纵队有五(师长周浑元)、六(师长周碞)、十四(师长周至柔兼)、九十(师长吴奇伟兼)4个师,还有从红军叛变出来的郭炳生部暂x师,于是就放过了强敌第二纵队而专打第一纵队李延年第九师和萧乾第十一师,十一师在东陂被歼灭,师长萧乾、旅长黄维一些将领皆受重伤。

(括号内自网上下载,不代表本文作者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供参考:“一二八”沪淞抗战最激烈的一九三二年二月四日,全国人民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共g产党红军紧密的配合日军,大规模地发动了对生长、养育他们的国家——中国的大城市赣州进攻。紧接着毛m泽东率领的红军打下了另一个大城市漳州,缴获了对日军作战极有的包括两架飞机等大量物资。毛m泽东等为了他们权位,就是如此与日军紧密配合,帮助日军侵略生长、养育他们的中国。一九三三年日军进攻热河时,红军又乘中央军奔赴抗日前线,与日军在长城血战之际。紧密配合日军,向中国中央政府的心脏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一共占领中国中央政府控制的四十五座县城。将赣东至闽西的所有“白点”,即所谓“白区”全部“拔除”。红军从五万人,发展到三十万人。也正是在这一期间内,红军在它已经占据的“苏维埃国土上”,对所谓改组派,托派,AB团大开杀戒。将整个“苏区”,即前苏联在中国的占领区,杀得愁云惨雾。其间,仅毛m泽东一人所发动的“富田事变”,就杀人如麻,将二千馀万人口的江西省,杀得仅剩一千馀万人。(3 |' I1 l& c k2 ]$ w. s% k$ I
且红军不但为了排除异已而杀人,还有一套惊人的杀人理论:他们认为“赤贫是革命的基础”,“中国愈赤贫,愈容易发动革命。”(见一九五零年代初期出版的《毛m泽东选集》的注释。)因而他们为了他们的革命早日胜利,不惜在江西等地,大规模毁灭我国先民们千百年血汗所积累的社会财富。人为的制造赤贫,以扩大他们革命的基础,也直接破坏了国家用来抗日御侮的经济基础。i: R2 | U/ z# Z, W
不难看出,红军所做的,实际上是与日军紧密配合,共g同对付中国。因为他们是苏联共g产党的一个支部,苏联才是他们的祖国。他们甚至曾毫不隐讳的提出:“打倒中国,保卫苏联。”他们与日军紧密配合,使“中国失败得越惨越好”(毛m泽东语),即九一八耻国丧权,正是红军所期望的,也是红军在九一八前後一系活动的结果。

相比黄埔精英,他们仅仅掌握五省资源,(当时的中央政府,“政令不出五省”,)却以第五军在上海勇击日寇,打得日军三易其帅。关龄征等中央军,又在长城痛击日寇。只因红军与日军紧密配合,乘中央军奔赴抗日前线,痛击日军之机,在中央政府控制的心脏地区江西,发动更大规模叛乱,占领四十五座县城。才使上海、长城抗战不能坚持到底。

难道要将南京城防军也调赴上海,长城抗战,让红军进入南京,成立“革命委员会”,审判和处决正在用自己的生命,勇敢抗击日寇,誓死保卫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国民党反f革命军官”的父母兄弟吗?让他们像在江西那样杀人吗?

倘若真的这么做的话,奔赴抗日前线的中央军官兵,由于他们担心自己的父母兄弟在南京被红军审判和处决,他们仍能安心与日军血战吗?如此国情,怎能将上海、长城抗战不能坚持到底的责任推给南京中央政府呢?)

周百福、柳善、王禹九、毛侃、刘祖舜、刘膺古、李惠人、吴冠周、吴振华、於达等台州籍国民党重要将领,都曾有过“围剿”和“追剿”红军的经历。周至柔作为陈诚的副车,率十四师在江西南诚黄狮渡与红军第五军团作战,致军团副总指挥赵博生阵亡,周因此而得晋中将副军长并赴欧美考察,成为蒋介石黄埔系的中坚。



经过多年战争后,蒋介石想加强空军建设。为了利用国外的空军军事技术,又经陈诚推荐,蒋介石在考查了周至柔十几年的军事阅历后,决定派他去欧美各国考察空军情况。从此,他脱离陆军,开始了其空军生涯。从1933年起,周为蒋介石的空军建设尽职尽责,直至1952年3月免去空军总司令职务。1933年5月,蒋介石派周至柔赴欧美各国考察空军。1934年回国后,向蒋介石作了详细的考察报告,主张学习美国,并提出发展空军的具体计划,受到蒋介石赏识,被任命为中央航空学校(设在杭州)教育长,定级为空军上校,主持空军军官的训练培养工作。1936年6月,调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晋级为空军少将。在八年的抗战中,除钱大钧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航空委员会主任外,基馀时间都是周至柔实际上统率着国民党空军。尽管飞机不多,装备落后,器材缺乏,成立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周至柔多次指挥国民党空军对日作战,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空战的胜利,确实十分不容易。蒋介石对周至柔大加赞赏,1943年11月,蒋介石请他为顾问陪同他出访埃及,参加中英美三国首脑会议,在国民党上层官员中,这确实是重要荣誉。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政府主席蒋中正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会议于埃及首府开罗,议题是反f攻缅甸和战后日本之处理。这是蒋介石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席国际会议,也是他外交生涯的顶峰。夫人宋美龄和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博士,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上将,委员长侍从室办公厅第一处主任林蔚中将,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中将,军令部第二厅厅长杨宣诚中将,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俞济时中将,驻美武官朱世明少将,军令部处长蔡文治少将等十八人参加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开罗宣言最后的签字,蒋介石指定由商震(代表陆军)和周至柔(代表空军)、杨宣诚(代表海军)签署,而杨却提出谦让,应由林蔚取代他签署,因为林比自己的资格老。这件事也说明老好人林蔚也还有人尊重他。最后在宣言上签字的四位中国人中竟有两位台州人。

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至柔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授予胜利勋章。1946年6月,国民党空军委员会改建成中国空军总司令部,周至柔担任第一任空军总司令。国共g第三次内战爆发后,周至柔令所在部积极配合地面部队对解放区疯狂进攻。对延安、淮阴、巨野、宁城等解放区狂轰滥炸。周至柔因此获一级宝鼎勋章。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周至柔派飞机轰炸,阻止解放军攻击……甚至在国民党政府撤退后,周至柔一面指挥空军掩护其他部队撤退,一面对大陆沿海地区实施疯狂轰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牺牲了许多无辜百姓。

此后的第三阶段,已属其军事生涯的尾声,或者说是政治压倒军事了。以这些升迁看来,周至柔除了能征战外,他凭着与陈诚的关系及蒋介石对陈诚的宠爱,迅速走上了高级军官的位置。蒋介石利用自己的心腹干将再控制一批中级将士,这也是其运用权术的一种方法。

陈诚是一级上将,一生与蒋介石荣辱与共g。1965年3月5日,陈诚在台北过世,蒋介石命全岛下半旗致哀,军队官兵一律佩戴丧章,国民党上层官僚轮流守灵;蒋则三赴灵堂,献花致意。

陈诚,字辞修,生于1898年2月,浙江省青田县人。其出身与周至柔差不了多少。其父希文公是一个终生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一辈子安贫乐道。母亲为一善良贤惠的村妇。陈诚从山野小孩到蒋的宠臣,官盖黄埔教官中资望最高者何应钦,在国民党内享有“小委员长”的称号。尤其是在蒋溃台之后,陈诚先后任台湾省主席,国民党副总裁,两度出任“行政院长”,三度当选为副总统,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

陈诚、周至柔的升迁都关系到蒋的用人原则。首先,他们都是浙江人,其次,都是起家黄埔。所谓占有天时、地利。再次,是陈诚为宋美龄的干女婿,且这一婚姻是蒋宋亲自保媒,这一“人和”之得天独厚决定了陈诚必飞黄腾达,无人能比。除此之外,陈、周在国民党众将中是一个无条件地拥蒋,无条件地服从蒋的“忠臣”;同时,在黄埔诸将之中,陈被称为“比较高明的战术家”和“有才能的指挥家”。周至柔的讲求实际,凡事身先士卒,认真且有新点子也是有名的。

陈诚一生得益于三个人物,一是其父的好友杜志远,二是国民党左派邓演达,三是在保定军校的同学、后从黄埔系分化出来的严重。

1916年在省立第十一师范毕业的陈诚,考入仙居人王荤(卓夫、卓甫)任校长的杭州体育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杭州寻求出路无门,经国会议员杜志远介绍保送到保定军校,1922年毕业于该校八期炮兵科。在保定军校时陈诚刻苦勤奋,深得其区队长、老师邓演达的器重,并与严重成为同学。后随邓任建国军第一师第三团副官,第三团辎重营连长,并担任过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在追随孙中山出征西江时负伤,认识了到医院视察的粤军参谋长蒋介石。1924年,陈应其同学、时为黄埔军校教官的严重邀请到黄埔,其时邓演达又是黄埔训练部副主任。

抗战后期任台州督察专员的杜伟中将说:陈诚和周至柔、黄复兴、李进德、周彭赏、张一能等六人,由陆军部分派至绍兴暂编浙江陆军第二师步兵第三旅第六团见习。我也是保定军校出身,时在该营一连任排长(连附),是山团中尉旗官调任的,得团长的信任,特别照顾这些新来同学,于是陈诚等和我很接近。陈诚意欲另谋出路,赴广东投奔孙中山先生。前期同学俱劝止,只有我敦促陈走,对陈云:“北洋军阀内困不已,民心压抑已久,中山先生革命必告成功。我以家累不能奔赴,你可先去。异日你我互相策应,一方有所成就,均可彼此提携。居者有守,行者有为。”1923年2月,陈诚见习期满,即告假回籍省亲,自行赴粤,不复回团。

陈诚以炮兵起家,也因运用炮兵立功而得到升迁。第二次东征惠州战役中,陈的炮兵连发挥了重大作用,大立战功,升为营长。1926年春赴任黄埔军校炮兵科长,6月任严重第一补充师第三团团长,1927年4月被保荐为师长。1928年2月,蒋介石重新掌权,恢复总司令职务,亲自掌握第一集团军,陈诚被任命为副师长,随后升为师长。陈任师长后即大刀阔斧地用黄埔毕业的学生刷新前十一师的领导干部,逐渐形成一个以陈诚为中心的集团,不但巩固了陈诚的统领地位,且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成为“黄埔中的黄埔”,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1929年12月蒋唐战争,陈诚勇猛顽强,偷袭唐生智司令部,将其卫队全部缴械,唐生智只身脱逃。1930年5月中原大战,十一师在与冯玉祥西北军对阵中,陈率所部死战,不准放弃一寸土地。7月与阎锡山交战,把阎的烟枪兵打得一败涂地;10月又抢到军事重镇郑州,得蒋十万奖金。1930年8月,三十二岁的陈诚升为十八军上将军长。

在陈诚的身后,始终跟着个同样勇猛顽强,同时能够为他出主意的周至柔。

第三次“围剿”中,陈被派为第三路进击军总指挥,率十四师、十一师长驱直入。失败后,又任第四次“围剿”“赣粤湘边区剿匪军”中路军总指挥,兵多将广,结果又被红军打得大败。蒋仍加重任,在第五次“围剿”中又任其为“北路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兼第五纵队总指挥。陈将蒋的战术概括为“封锁围进,配合迫进,逐步稳进,乘虚突进”十六字,并把蒋的思想编成口号、口诀让部下背诵,并于1935年6月编成六册《“赤匪”反f动文件汇编》,作为研究、对付人民战争的重要资料,被蒋视为“剿共g”智囊,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周至柔的聪明窍。

1947年8月,蒋介石让陈诚接替熊式辉任东北行辕主任,陈亦想挽回名誉,便竭力扩展东北兵力,组成新编第五军,但在1948年1月5日和6日二天即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歼灭。不得已“引咎辞职”,陈再次声誉扫地。4月,南京召开行宪国民大会,全体代表要蒋介石“杀陈诚以谢国人”。

1948年12月,蒋介石派陈诚任台湾省主席,次年又就任一年前任命的东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极力将功补过,为蒋保住最后一块地盘。蒋介石要寻找既对自己又对蒋经国忠诚的人,陈诚又被选上,并迅速被提升,接任阎锡山为“行政院长”。陈又竭力为蒋出力,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改革”,确立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终于又立新功。1954年被选为“副总统”,1957年10月又被蒋提名为国民党“副总裁”。1958年再度出任“行政院长”,1960年3月连任“副总统”并兼“行政院长”。1963年在国民党九大上又被选为副总裁。只因蒋要传位于其子,才未登上人主之位。而紧随陈诚并能在陈诚过去之后在台湾长盛不衰的老将,亦当首推周至柔。

1950年3月24日,周至柔接替顾祝同就任参谋总长,仍兼空军司令,并晋为二级陆军上将。蒋介石亲自主持交接仪式,并训话说:要奋发图强,复仇雪耻,要总结失败教训,完成反f共复国大业。7月31日至8月1日,联合国军司令、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驻日美军参谋长阿尔孟德,美国远东海军司令卓伊,第七舰队司令史枢波,美国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特梅耶访问台湾,和蒋介石、陈诚、周至柔、桂永清、孙立人等国民党当局高级军政官员会谈。决定:双方陆、海、空军归麦克阿瑟统一指挥,共g同防守台湾,增派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常驻台湾,在台湾设立军事联络办事处。麦克阿瑟在离台前宣称,美台之间有效的军事联系已经建立,蒋介石的决心与美国人的共g同利益相符。蒋介石宣称:“关于共g同保卫台湾与中美军事合作之基础已告奠定。”5日,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在台湾设立前进指挥所,第一批F—80型飞机进驻台湾。麦克阿瑟发表演说,称台湾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周至柔上任后,着重整饬军队的腐败现象,核实发饷制度,杜绝长期以来形成的“吃空缺”和虚报、冒领饷银、装备的弊病;同时,创立军储优息制度,改善士兵生活,使士兵安心服役;提出“三军一家如兄如弟,三军一体如手如足”,以团结全军、鼓舞士气;号召士兵“助民爱民”,要求军队自己割草伐竹盖房为营,种菜养鸡鸭为食,并助民整理村落,修建道路、堤坊、桥梁。其次,尽力减轻当局财力负担。他将国民党政府原分给空军的大批黄金全部献出;同时决定把在台三军的八十四万人,核实为五十九万七千人。以六十万为目标予以冻结。1951年5月,周至柔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

为清除军队长期存在的派系矛盾,削弱军中“山头主义”,周至柔提出推行“主管官任期制度”。1952年,他率先辞去空军总司令的职务,以开风气之先。同时规定参谋总长只可连任一次。3月13日,台湾当局宣布,在军队中实行任期制和职业军官退役制,“参谋总长”周至柔任期已满,请辞本兼各职。蒋介石慰留连任一次。1954年6月,他连任一次期满后,主动提出辞呈。蒋介石批示特准其再连任一次。他说:自己系提案立法之一,应当守法,否则无以服人。坚决拒绝再任。蒋只得批准,另派桂永清继任。同年7月,周至柔奉命筹组国防会议,任秘书长,蒋经国为副秘书长。

1956年4月,奉命组织率领“星云考察团”,应美国国防部邀请,经日本去美国考察军事。参加人员均为高级将领,号称一百将星。

《蒋介石权谋》一书认为是周至柔撑起蒋家天空。周至柔是国民党空军创始人之一,也是国民党第一任空军总司令,蒋家王朝的“银色臂膀”。在抗日战争和其后的内战中,蒋介石都把周至柔用作夺取对日制空权和对中共g军队轰炸的指挥者。在蒋介石溃退台湾后,周至柔还历任“参谋总长”、“国防会议秘书长”、“台湾省政府主席”、“总统府参军长”等职,是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党当时正由蒋介石内弟毛邦初主持组建空军。但对于如何组建,内部分为“亲意派”和“亲美派”,意见不一。陈诚向蒋介石建议,应选派一人到世界各国考察航空事业,把情况摸清楚再作定夺。在人选上,陈诚认为周至柔最为合适,蒋介石采纳了陈诚的意见。1934年回国后,他马上向蒋介石呈上考察报告与建议中国空军计划书,蒋对此十分满意,于同年7月任命他为中央航空学校校长。

蒋介石刚开始创办空军的时候,毛邦初是主要的负责人。蒋介石之信任毛邦初,不外因为毛是他的原配妻子毛馥梅氏的弟弟。有人撰文说:宋美龄对毛邦初很不满意,周至柔就趁这个机会,走了她的门路。最初,蒋介石对他还是不怎么信得过,把他列在毛m邦初的下面,可是禁不住宋美龄日夜的絮聒,逐渐地提高到和毛邦初平行并列,而最终则反让毛邦初做他的副手。

“在外表上,周至柔和一般的老粗没有什么分别,说起话来,也是嗫嗫嚅嚅的,可是对于拍马屁这一套功夫,却有独到的地方。“有一天,蒋介石夫妇由他陪伴着去检阅国民党的空军,这些空军人员在蒋介石从他们面前走过时,照例喊了几句:‘委员长万岁!’紧跟在蒋介石和宋美龄身后的周至柔一看宋美龄的脸色有点不对,立刻举起手来喊一句‘夫人万岁’。听到他这么一喊,那些空军人员也照样喊起来了。从这次起,宋美龄不由得更加‘赏识’他了。她事后对她的左右提起这件事,还压抑不住脸上的笑容。“还有一次更妙,他陪宋美龄到重庆附近的一个空军基地参观。他们一行几个人在飞机场上走着走着,宋美龄的皮鞋带松开了。他眼睛尖,而手脚更快,不假思索地蹲下身去,替她把鞋带系好。在场的一些人对于他这种讨好的举动都看不上眼,连宋美龄也感觉到相当尴尬,但是他神色不变,显得非常自然。”

以上这些描写,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旧小说和戏剧中常见的插科打诨,是毫无依据可言的污蔑不实之辞。其效果是只能倒看官的胃,与造作者的愿望背道而驰。

说周至柔反f毛m邦初史籍并不多见;说王叔铭反f周至柔,倒是随处可见。王叔铭传中就有:1940年,继在桂林设立空军第四路司令部后,又在昆明设立了空军第五路司令部,王叔铭以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身份兼任司令官,龚颖澄为副司令官,章杰为参谋长。第五路司令部在组织体制上缺乏空军作战所需要的一套机构,只负责对轰炸目标的选择和照片的拍摄,侦察目标附近敌人火力配备,负责轰炸机与地面部队的通信联络等等。1941年,王叔铭兼任云南省防空副司令和昆明城防副司令,并晋升为空军少将,由此跨入高级将领的行列,得到蒋介石重用,也遂成为反f对周至柔的主要对手。早在笕桥航校初创时,代校长毛m邦初(黄埔三期生)、政训处长蒋坚忍(蒋介石亲戚、黄埔四期生)、教育长周至柔均是主要负责人,都拥有一定的权势,各形成派系,彼此互相倾轧,并扩展到了整个空军。有人将毛m邦初的徇私密报蒋介石,毛m因而被撤职,毛m便认为只有蒋坚忍可以与蒋介石直接讲话,疑是蒋所为,毛m、蒋虽同为蒋介石亲戚,但彼此间隔阂越来越深。拥毛m邦初的王叔铭对他的下台甚为惋惜,加怪于蒋坚忍。蒋坚忍为了在空军中提高政治地位,要求在航校第六期学习飞行,遭王叔铭、毛m瀛初(毛m邦初的胞弟)等人抵制,而周至柔却同意蒋坚忍的要求,在第六期毕业时,蒋不仅取得毕业证书,还取得空军军官头衔,由此周、蒋之间矛盾有所缓和,进一步孤立了毛m系。

宋美龄对周至柔评价很高,宋与周关系密切也是出了名的,有本书中甚至说连毛m人凤到台湾后,也通过同乡、参谋总长周至柔牵线,才搭上了宋美龄的关系,成为宋美龄的嫡系人物。并按照宋美龄的指示,搜集蒋经国的情报。“太子”被老头子骂了一顿,便对毛m人凤怀恨在心,也多方搜集他的情报。蒋介石则下令蒋经国将杜长城和其所属的大队长、中队长全部处决。毛m人凤被吓得向宋美龄求救。经宋美龄向蒋介石求情,才未被蒋经国整垮。而据笔者分析,蒋介石爱的是忠于他的人才,宋美龄才是“爱屋及乌”,她的屋就是飞机,飞机至今仍是现代化交通工具,用飞机打仗,那是真够刺激的。宋美龄是留洋的时髦女郎,也是一切都需要现代化的(除了她的大令之外)。一方面也是出于她的爱国心,拼命筹集经费购买飞机,多方面支持空军建设。作为航空主任,能争取到第一夫人的大力援手,当然是件好事。所以周至柔、宋美龄、蒋介石是出于共g同目的,紧紧地互为依靠,从而孕育出了英雄的中国空军,呱呱坠地即身手不凡。

中国空军在抗击日寇中的战绩,永垂青史。林彪于1940年7月在苏联莫斯科撰写发表的著名“反f党”文章中就说到:中国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不久前宣称,在今年4月30日前击毁日本飞机八百四十八架,其中二百五十六架飞机由中国飞行员击落,二百五十三架飞机在地面摧毁,而其馀的由高射炮击毁。在中国共g击毙一千零五十五名日本飞行员,有五十一名飞行员被俘,四十二名飞行员失踪。

1980年8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举行座谈会,座谈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在杭州与日本空军激战的光辉业绩,希望台湾当局早日与大陆和谈结束对峙局面。表示中国人民空军愿意与台湾当局空军往来。

周至柔手下,网罗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才。王天眷、陈芳允就曾是他的技术骨干;钱学森出国前,也在他的飞机厂实习过。朱兴祥、朱汝银、张凯等一批临海青年,都进了空军通信学校,王天眷、陈芳允是他们的老师。

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设立了航空班,训练飞行人员。班组织下原设有实习工厂。三十年代初,蒋介石在笕桥创办空军军官学校,南京的航空班全部人员设备迁杭并入航校。为了扩充空军力量,配合航校的教育工作,就在笕桥建设起一家飞机制造厂(对外保密),顾问和飞机多来自德国,实际上只能从事飞机装配,零部件均从美国进口,但工厂的规模和技术的先进,当时在国内是第一流的。1934年夏钱学森从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毕业,考取清华公费留学飞机设计专业,出国前就在此实习和见习,直至1935年赴美。(朱向农《钱学森与杭州》浙江文史集粹377页)

1931年春在杭州笕桥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首先开办了一个高级班,主要收训中国各地航空学校毕业和留学外国的航空人员,包括毕业于南苑航空学校、东北航空学校、云南航空学校和留学苏联、法国、日本、美国等国的航空人员,结业后担任中央航空学校教官或空军军官。同时招收第二期学生约百馀人。1933年招收第三期学生一百五十人,下半年招收第四期学生三百人。第一期至第三期专学飞行,学习期限为两年半左右。从第四期开始,学生分作飞行科和机械科,两科每期各招生一百五十名,学习期限为三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央航空学校共g招生九期。中央航空学校的招生对象为十八至二十二岁、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年。考试录取后,先进行六个月入伍训练,分学科、术科两门。学科除政治课程外,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要务令、战术学、兵器学、地形学等;术科有班、排、连制式教练,班、排、连战斗教练以及阵地勤务、射击教练等。入伍训练期满后转入本科(飞行科、机械科)训练。飞行科训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训练四个月,实行飞行时间平均六十个小时。初级阶段训练主要学习一般驾驶。中级阶段训练主要学习编队飞行、夜间飞行。高级阶段训练主要进行专业飞行训练,分为驱逐、轰炸、侦察三个组进行。飞行科学生除进行上述训练外,还学习学科知识,如空军战术、飞机学、航空机械学、兵器学、航空地图学、气象学、照相术、轰炸术、侦察术、政治课程等。不适合飞行或不能升级的学生即行淘汰。被淘汰的学生可转入机械科继续学习,也可转入中央军校继续学习。机械科训练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学习基础课,如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学、力学等;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航空机械和航空兵器,如飞机学、航空机械学、发动机学、航空力学、航空兵器学、飞机检修操作、兵器装置及拆卸、故障排除等;第三阶段主要是实习,并加深理论学习。航校学生毕业后,即分配到空军部队任见习官,见习六个月后,以空军少尉军衔任用。在抗日战争以前,中央航空学校还先后在洛阳、广州开办过两所分校。洛阳分校是1933年成立的,1937年春停办;广州分校是1936年7月,广东空军北飞投蒋、改建中央航校时建立的。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央航空学校迁离杭州至昆明,广州分校也来昆明并入本校。更名为空军军官学校。飞行训练仍分为初、中、高三级进行。因机场不敷应用,初级阶段的训练曾在云南楚雄机场进行。因油料困难,1943年中、高级训练送往美国进行,昆明本校只进行驱逐机的专科训练。随着空军在抗战中的发展,原有训练机械已满足不了需要,1939年后又建立了空军参谋学校、空军机械学校、空军通信学校和空军军士学校。此外,还派出一千二百二十四名军官留学美国受训。

1943年,王天眷调入航空委员会下属的空军通信学校,先后任教官、编辑科长、教授科长、研究委员等职。也因为他是革命烈士的遗孤,蒋介石、宋美龄(航委会秘书长,空军中将)、周至柔对他均甚为器重。1947年10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选派为出国研究员,1948年在美国俄亥俄(ohio)州立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54年获哥伦比亚(columbia)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辐射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57年任立脱(Little)公司高级研究员,1959年任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原子钟委员会顾问。他193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预科毕业,入电机系学习,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校方开除。1934年,与陈芳允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次年又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参加社会科学联盟、上海反f帝大同盟、民族解放先锋队等进步组织,于1936年加入了中国共g产党(陈芳允是四十一年后的1977入党)。1937年,抗战爆发,清华大学迁往云南;1938年,他与陈芳允毕业于西南联大(习惯上仍称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任无线电研究所助教。1942年任重庆大学机电系讲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空军军官学校由昆明迁回杭州笕桥。1949年,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败退,连同空军机械学校、空军通信学校,迁至台湾高雄县冈山。空军参谋学校于1946年9月由成都迁至南京,1948年11月迁至台湾东港。

周至柔是一个很有聪明窍的人,他说:军人性欲问题要解决好。当了空军司令以后,在空军里实行陆军的纪律,理由是:国民党的空军一向过于散漫,没有军人的气息。为了抓紧全体空军人员,他想出了利用女人的办法。1947年在南京,他在空军总部内设定了新生社。事实上是个变相的夜总会。在这所灰色的建筑物里,楼下是一个十分宽敞的舞台兼餐厅,楼上则是一间间的房间。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在新生社里露面的不仅是各级的空军军官还有南京的著名交际花和舞女。他们的节目向来是通宵达旦的,更方便的是,楼上又有那么多的房间。据周至柔自己对外人表示,军人的性欲问题必须有适当的解决,不然的话会闹出乱子。他说这些话时,对于自己的考虑周到,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有一个到新生社领略过全套经验的军官曾说:“从现在起,空军基地应该改一个字才对,简直可以叫做‘空军台基’”。

周至柔侍母至孝,1947年驾机回乡为母亲祝寿并竞选国大代表。黄岩中学一批无赖学生还“大闹台州府”,其中有“看飞机去”一节:

第四天自由活动,刚好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偕军需署长郑亮(陈良)乘飞机来到临海,为周母祝寿。那天中饭后,忽然有飞机嗡嗡声,大家抬头一看,有一架飞机在古城上空回旋后,立即降落在西门外面石鼓村的砂石滩上,引起全城轰动。大家纷纷出城看飞机,我也和十几位同学跑去看飞机。

一到石鼓村,只见一个非常大的砂石堆上,停着一架小飞机,四周上万观众被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挡住,不准进去近看。我们看了不过瘾,就集中起来,请求走进去近看,哪知这些兵,瞪着眼连连就一律不准许。我们一定要进去,他们坚决给我们挡出,就和他们吵起来,结果走来一个戴学士帽、穿长衫的自称是石鼓乡乡长的人,是负责保护飞机安全的。

我们提出,我们十多名学生列队进去看飞机根本不影响飞机的安全。他听后扬着脑袋,装腔作势地说:“上峰有命令,一律不准。”“既有命令却未见公布?请拿出给我们看看。”“要是破坏了飞机,谁担当得起!”他威胁说。“进去看一眼有什么要紧,还要背破坏飞机的罪名。你污蔑我们!”我们和他辩起来。“我是说一些无知的人进去,万一香烟火落下去……”他又辩解说。“你说我们无知?我们有香烟火?”我们反f问。“只有你有香烟,才有火,按你的说法恰恰是你才会破坏飞机的啰!”我们驳得他理屈词穷,最后他只好同意我们进去看飞机。

笔者所以称这批学生为“无赖”,是站在今天的角度说的,在当时或许是革命行动。国民党的乡长允许他们进去看,实是失职行为,在今天是绝不可能的。空军司令、联勤总部司令驾机在土堆上降落,简直是不可思议。时代不同了,人的性命是越来越值铜钿了。

周至柔对于家乡,还有一件事情不能忘记。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是他促成联合国战后援华救济总署拨给临海一套医疗设备,并力请留日医学博士、族叔周文达教授(1892—1958,字伯通,号煦华)主持筹建医院。1946年5月27日,台州专员公署根据航空委员会主任、空军司令周至柔提议,经台州七县县长、参议长联席会议决定,设立台州公立医院;1947年终于在临海西大街创建了台郡第一所公立医院,命名“台州公立医院”,周煦华首任院长并兼内科医师。该院已成为三级甲类的浙江省台州医院,五十馀年来始终是台州头块牌子,真正是活人无算,造福桑梓,嘉惠五百万民众。

在准备起义过程中,曾发生三次动摇。第一次是国民党从南京撤退前,曾接到在外交部工作的武汉大学同学丁宪薰一封信,叫我立即离开浙江,挈眷到南京随同南撤,车票由他负责,并云已得雪艇师的同意(雪艇师即王世杰,当时的外交部长,是我们在武汉大学读书的校长)。接到这封信,思想一度动摇,认为这是安全离开浙江的最好机会,到了广州,到了台湾,也不愁没有工作。但这个动摇思想很快克服了,当时想到国民党政权垮台已成定局,到了台湾一个孤岛也决难持久。我不愿为国民党殉葬。我回信给那位同学婉谢了。我说,我是守土之官,“敌人”未至,即弃职而逃,必引起地方混乱,不准备就离开,临机再作打算。第二次动摇是在杭州解放后,国民党的空军司令周至柔当时已至台湾任省主席,有一天他的大哥周斗诗持周至柔一份电报来看我,电报内容是说:商请汪县长陪送老母和你们到舟山,并已另电周主席(即周嵒)照拂。我当时思想又动摇了,认为到台湾有周至柔做靠山,工作生活决无问题。海门、舟山一水之隔,我还可以带几十名武装护卫,安全也决无问题。但一时委决不下,我叫周斗诗明天再来。经过一夜考虑,还是原来思想战胜了动摇思想,决定不走。第二天周斗诗来,我告诉他,我现在不能离开,离开了地方要乱,对不起临海百姓。并请到台湾代向周至柔先生致意。

1950年,周至柔把母亲接往台湾;中共未加阻拦,成全了他的一片孝心。到台后,侍候得十分周到,其母很是高兴。每逢过年还要包二十元钱红包给儿子压岁,周至柔为此感到很兴奋。每逢有人来访,他便会得意地拿出红包,说:“这是姆妈给的压岁钱!”周至柔的母亲晚年过得十分幸福,九十三岁高龄逝于台北。周至柔披麻戴孝,甚为悲哀,赢得世人的好评。此后,周至柔就与夫人王青莲、儿子一西、儿媳汪丽铃、孙女琬青五人生活在一起,彼此和乐融洽,尽享天伦之乐。

周至柔晚年,萦怀桑梓,有归根之意。1979年后,他与故乡戚友鱼雁往来,诗词酬和,1981年9月30日,李谨侯寄周至柔诗一首:“一年容易又重阳,每趁登高望海洋;帆影依稀双塔外,能无忆想到家乡?”1982年1月15日,周步其原韵和诗一首:“友情温暖似朝阳,遥想空劳叹望洋;一岁匆匆冬又尽,天涯寄旅未还乡。”提出“归来共酌”、“同饮醇醪”的愿望,却人天远隔,终难如愿。1986年8月29日,周至柔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逝世,享年八十八岁。李谨侯(1898—1991),曾用名拱衡,临海东塍绚珠村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1926年任广东虎门要塞司令部秘书。出师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部军法官。李进德将军长福建省会公安局时李为秘书。1939年回乡,解放后为县政协第一至七届委员,第六届常委,县侨联副主席。他是李进德将军的族人,柳际明将军的连襟。

周至柔一生爱好体育活动,特别在航校很重视体育,以致对他一生影响都很大。他曾亲率航校足球队至昆明,与云南大学足球队比赛。赛前,他与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相约,二人一起下场开球。在台北工作之馀,常打高尔夫球,其球艺甚精,并热心教别人打。无论其地位和球艺如何,他都认真地教。以后,不少人成了闻名的职业高尔夫球名家,他则博得“中国高尔夫之父”的美誉。

周至柔倡导在三军中建立球场,聘请江良规博士为军中“大鹏”篮球队教练。该球队赴菲律宾参赛,曾获第一名。对围棋神童林海峰,他悉心加以培植。他还被推举为台湾“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兼台湾“中华奥委会”主席。

1985年11月30日是周至柔的最后一个生日,这个生日是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尔夫球比赛来度过的。《团结报》1986年1月4日转载台湾消息:日前,在台北市林口山上的高尔夫球场,冠盖云集,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尔夫球比赛,庆祝高尔夫老前辈周至柔八十七岁寿辰。周至柔是台湾高尔夫协会的理事长。三十多年来,他领导着台湾高尔夫运动,造就了一批职业名将,并且影响了军政界高层从事高尔夫健身运动的风气。这天参加周老将军“至公杯”高尔夫赛的有宋长志、郝伯村、蒋仲苓、郭汝霖、温哈熊等十八位台湾的上将。

作者:ceo/cfo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拍SALLY马屁,旧贴回放。为什么做女人要做SALLY那样的。不过老实说,... 海归酒吧 2007-7-16 周一, 10:30
玩耍的童鞋们,安静两分钟,我们的总教务主任训话了,新的坛归如下,俺替他义务... 风情茶馆 2010-8-27 周五, 02:26
[原创]可能是猪年龟潭最欠拍的马屁帖 海归主坛 2008-2-06 周三, 09:15
中国是一个奴隶制长盛不衰的大帝国 海归论坛 2006-9-30 周六, 08:09
[转帖]【中文BBS长盛不衰之八卦风情】说说今天听来的几个八卦 海归风情 2006-3-25 周六, 00:59
【海龟黄谱均笑】校长说“这个世界上拍马屁的文章最难写”,长老有话说。 海归茶馆 2007-9-04 周二, 19:17
[闲聊] 背诵海归网伟大领袖安校长语录:“拍马屁,甜蜜蜜” 生活风情 2012-9-11 周二, 11:51
声明,偶也不是一直在拍老中的马屁。 海归酒吧 2005-5-09 周一, 23:27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ceo/cfo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