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13)新时代的“束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13)新时代的“束脩”   
方鸿渐
[博客]




头衔: 海归上校

头衔: 海归上校
声望: 讲师

加入时间: 2006/09/05
文章: 143

海归分: 79271





文章标题: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13)新时代的“束脩” (3158 reads)      时间: 2009-11-20 周五, 21:38   

作者:方鸿渐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国内的事儿,难说!(13)新时代的“束脩”


金唢呐


这一段时间家里出了点事儿,一天到晚往医院跑。国家也整天算计着庆祝“六十甲子”,反复强调来之不易,给人的印象是“共和六十古来稀”。若光是十月一日热闹一下也就罢了,提前两个月就开始折腾,动辄封路演习,人为造成首都交通堵塞。组织这种大规模庆祝活动难度非常大,这么多人必须提前入场潜伏进去,光是上厕所的问题就不好解决。据说老一代被检阅官兵给新一代做动员报告,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幸福多了,可以用“尿不湿”尿布,我们那时候就得往自己裤裆里尿啊,反正距离远,谁也看不出来,更闻不到味儿。

这十几个亿砸进去,效果如何呢?还是那句话,在外国人和少数国人看来这是“又将荒唐演大荒”,是乱花钱。日本人有“昭和三大马鹿”(马鹿=八嘎)的说法:大和号战舰、青函隧道、整备新干线(伊势湾干拓);另有所谓“世界三大马鹿”的说法: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日本的大和号战舰。意思是说建造上述东西都属于花钱买面子的傻事,“驴粪蛋表面光”,或者说是花大钱办了小事,统统马鹿地干活。这只是日本人的说法,见智见仁,不一定对。

这昭和马鹿和世界马鹿都提到的大和号战舰,我还得简单介绍几句。大和号战列舰别名“大和饭店”,是当时日本按照“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既定方针(还是过去方针?),企图以单舰的质量优势来抵消美国的数量优势。迷信大舰巨炮制胜论的日本海军对它的期望值很大,认为凭借像“大和”号这样的单舰威力就可驰骋太平洋,与美舰队抗衡了。山本五十六也曾经因坚决反对建造大和号,在战后被日本人民所怀念。大和号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强、装甲最厚的战列舰,被誉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的海洋钢铁城堡。1941年建成后,在太平洋战争期间长期停泊于特鲁克军港无所事事。大战末期,大和终于被允许参加“天一号”作战计划,此时日本海航力量早已凋零殆尽,失去航空掩护的大和号被美国人当作海上移动靶标打了个过瘾,最后被击沉于冲绳附近,标志着帝国海军从明治建军起的70余年历史宣告结束,“日本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梦想彻底破灭。

这中日两国确实有相似的地方,光是从“大和号”的命名就看得出来:“大和”这个名字来自古代日本畿内五国的大和国,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毫无疑问,这艘巨舰被日本人看作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自豪,跟中国人命名“神州号”内燃机车、豪华游轮基本上是一个思路,连神舟飞船也是取这个谐音。不过我觉得中国人比日本人聪明,从来就没有因为自己有了“两弹一星一舰一艇一机”而冲昏头脑、忘乎所以。有时候我就想,既然咱们的家伙都这么好使,怎么也应该收复点失地回来。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先不去管它,起码那些五十年代还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中国领土,总该拿点回来吧。这缅甸占领的果敢就算了,毕竟是六十年代我们赏赐给人家了。但这印度霸占的藏南,菲律宾、越南霸占的南沙群岛,都是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因超级愚蠢而导致的失误,毫无争议可言。哪怕象征性地用“一舰一艇一机”比划比划,表明一下态度也好。

可是咱得承认,领导就是领导,人家考虑的比咱们全面,知道一旦战争打起来,给了“超级大国”参战的借口,那“两弹一星一舰一艇一机”,包括它们的建造发射基地,和“大和号”的下场不会有任何区别。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些玩意儿都严格限制使用范围,主要供参观学习用,在阅兵式、演习中可以用,但决不在战场上使用,不让号称“正义之师、民主之师”的西方国家有制造借口发动战争的机会。哪怕留着给自己用,也绝不对外使用。那“两弹”,不知道咱们核试验以后还有没有,我看弄不好就是留给“西安以东”享用了。

这次甲子庆祝活动,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国人还是非常开心的,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了一把,“扬眉吐气”地屹立了世界一回。网友说的有人不愿意参加游行只是少数,大部分参加回来的人都很兴奋,估计以后又会用自己用过的尿不湿教育后代。十月一的时候我回家探亲,上午开车上街,平时拥堵的街道非常畅通,爽的我几乎把油门踩到了底儿,惹得街道两侧人们怒目而视,以为整治交通秩序活动刚过,飞车党飙车族又开始行动了。据说街上人少的原因是因为都猫在家里看电视,我看说的不错。起码我的家人几乎一整天都在看电视,上午是“大阅兵、大游行”晚上是“大联欢”,对着屏幕兴奋不已,看来这钱花的一点不马鹿。

修长城是马鹿?大概也没有中国人会这么认为,这60年来咱们的民族脊梁就全靠它支撑着。这“经济唱戏”也不得了,尤其是为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看来孟姜女的老公们还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即使长城算是“马鹿”,和后面的“小高炉炼钢”、“消灭麻雀”、“破四旧”比较起来,恐怕也是纳米马鹿见宇宙马鹿。我曾经当众介绍过日本人“世界三大马鹿”的观点,听者无不义愤填膺、摩拳擦掌,甚至还有人表示,如果日本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说,非揍他个小鬼子灵魂出窍不可,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马鹿。


还接着写我这个系列吧。这个系列,还是当初响应旺坛宝小小衲的号召开始动笔写的。我想,大概包括小小衲在内的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侨胞们,最关心的就是当前国内如何搞教学科研。学校贪污腐败如何,搞科研是否造假,怎样造假,到了什么程度。

腐败的事儿,我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贪污腐败,再就是学术腐败。前者和其他行业差不多,学校征地盖房那么凶猛,说里面怎么纯洁根本不可能,“盖起一片大楼,倒下一批干部”的事情在高校同样存在,光是我们学校基建处长已经抓了两个。不过这里面涉及的人毕竟有限,跟学校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关系。如果按通常的做法,“隔一个打一枪”,肯定会冤枉大批人。而且,据我的观察,即使是大学的“职能部门”(即各处室),与政府部门比,胆子还是小了点,步子还是慢了点,思想还是欠解放了一点。

人们通常说的学术腐败,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借着搞学术的机会,搞女孩子的肚子,敲诈学习对象的钱包,或者利用学术权威的身份,贪污受贿;二是学术造假。前者虽然听着邪乎,可实际涉及的人数并不多;而后者则完全适用于民间流行的那句“排成一排一枪打一个,难免会有冤枉的;隔一个打一枪,肯定会有漏网的”。

像前一阵老芦转的那个大学教授和院长搞自己研究生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属于个案。据我了解,这种情况主要涉及两类人,一是艺术专业的教授,再就是少数变态或是胆大妄为之徒少数。艺术圈子的人本来就“浪漫”,无论学生还是老师,谁也不拿这当回事儿。真要是在这方面装孙子,还要受歧视。艺术专业的录取考试,文化分数过线以后,“面试”就是决定的因素(篡改自毛主席语录)。这当场表演实际上就是印象分,弹性极大,全凭场下关系和印象。特别出色的不用动这方面心思,水平差不多的可真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否则就悬了。

前一段,媒体披露的音乐学院黄教授,博士录取中收取某音乐女郎钱色一事,跟当年湖南农村的痞子运动传到了城里一样,引起学校识字分子大哗。我细品了一下,真正进行道德谴责的不多,智力嘲笑倒不少。有道是,这黄教授已达古稀之年,是个退休返聘的教授,也不是什么特大的腕儿,就是利用点余热凑合再混点博导津贴,本身就是看人脸色的奴才,决定招谁轮得到他说话么,收人家女孩子10万不说,居然还外带雨疏风骤。呸!就这么个退休返聘教师,他也敢,他也配!

除了少数变态或是胆大妄为之徒,一般来说导师都不愿意收受自己的学生财色,“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或者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道理早已经深入人心。一个研究生导师,能有什么道行,能给人家解决就业的事儿么?至于说男博导睡女博士的事情更是少见,国内现在有这样的说法,人类的性别有三种:男人、女人、女博士。老大不小还鼓捣电流电压、瓶瓶罐罐的女孩子,还会风情万种?这种人顶多就是“闷骚”(流行语,即表面上很闷,实际上很骚),谁会有兴趣。

坛子里如果有女博士,说了这么伤人的话,实在对不起了,我只是叙述校园里流行的一些说法,我个人丝毫没有歧视女博士的思想。

对于大多数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识字分子来说,研究生现在基本上是“求大于供”。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大部分硕导都招不满(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临床专业,尤其是大内科外科,录取率都是几十比一),不是学生求导师,而是导师求学生,哪还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尤其是我们这种专业,早就开始求大于供,我每年的研究生招生名额是三个硕士、两个博士,从来就没有招满过。多年来门下都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还算是不错的,还有不少是空头导师,也就是有硕导博导资格可从来没有招过一个学生。基础科学专业国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国研究生,恐怕就得“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这是八十年代末一本小说的名字,请教一下,这里的“或”是什么意思,或者?有的?即?)

现在都说研究生导师收红包,那主要是热门专业,毕业后可以找个好位置,或者是名导,靠着导师的关系和名气可以受用终生的,属于提前投资性质。要不就是分数不够,需要导师去周旋,给的是“活动经费”。还有就是挂名拿学位的,一般是干部或者医生,需要找替身干活,这种情况下要有点说法,或者送钱,或者给跑项目。

就我个人来说,研究生也招了好几年了,给我送钱的事情只碰到过两次,两次都是五千元,是研究生家长送过来的。他们的年龄都和我差不多,皮肤被太阳晒成了古铜色,脸上的周围都跟刀子刻上去的一样,说是要按照农家的规矩办事。他们力气大得出奇,经过几次推让,胳膊腕子险些被这握锄把子的手掰断,最后还是推不出去,不得已收下了。研究生入学后以后我问清楚孩子们没有电脑笔记本后,我买了五千多元的电脑笔记本送给他们,这玩意儿反正将来用得着,年轻人早晚也得买,这才算了了一桩心事。并告诉他们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就是多出论文、早出论文、出大论文,咱师徒俩将来都用得上。至于“道德制高点”是万万不敢占据,“做学问先学做人”之类的话更是连提都不敢提,生怕人家背地里骂我虚伪。

研究生送钱虽然虽少见,但送礼的事儿倒是极为“稀松平常”。研究生空手来报到的很少见,多是要提些“束脩”之类的礼品。我的研究生因为都是来自农村,通常是大包小包的扛着上来,看着量不少,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大都是红薯核桃花生大枣杏仁,或是由此制成的“条”、“片”、“精”、“晶”、“露”、“汁”之类的土特产。这还不能全怪商品经济,也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论语•述而》里说过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解释,“束”,就是10条一捆的物品;“脩”,就是加过香料的风干肉。因此“束脩”实际上就是一捆干肉。以后,这“束脩”就成了拜师礼物的代名词。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有人自己给我送来10条肉脯,我孔老二没有不教他的。”

这国民性实际上都是文化传统、自然环境、政治体制的产物。这文化传统、政治体制自不必说,这个话题在本区已经翻来覆去讨论过多次了,谈烂了,再谈就显得落伍了。而这自然环境,去过欧洲的网友都知道,欧洲那些小国根本不可能搞什么自给自足,必须靠航海、商业、手工业,与外部的生产分工和相互贸易来实现生活的供给,动粗的就是战争、掠夺。所以西方人只能通过法律、契约,通过大家共有的价值观来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跟陌生人打交道,哪有什么面子、感情可言。

而几千年来,中国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经济,大多数人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在一亩三分地里土里刨食,这样就可以生存。所以不管现在从事什么职业,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农民。农耕社会人口流动性非常小,祖祖辈辈一个村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用在调节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而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面子、关系和感情,还有孔孟之道所规定的道德伦理,最后往往还要通过权力来裁决。

前一段我的一个亲戚来国内做奥运志愿者,他12岁出国,汉语还说的不错,据说是因为父母做出硬性规定,只要一进家门就不准再说英语,否则就一个巴掌抡过去。其中的原因不完全是为了捍卫中国文化,留住中国根。最主要的还是两口子都是30几岁才开始学英语,词汇有限。应付个实验室工作没什么问题,但远没有到应用自如的程度。一旦孩子丢掉了汉语,以后就没有了可以跟孩子交流感情的语言。

小伙子对中国的印象还可以,就是不习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平时总黏糊在一起不说,大家在一起没完没了的请客喝酒,而且从来弄不清是谁掏钱、为什么掏钱,他几次去付自己那份,都被别人笑话。他不去吃觉得不合适,但又总觉得这么吃人家的不对劲,很苦恼。反复问我为什么不能实行AA制,他该怎么办。该怎么办?中国人都知道,找个机会或借口,找个档次相同的饭店,回请一顿便是。至于AA制,这就是农耕社会的AA制。商人浮梁买茶去、海员出海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能否回来都很难说,所以有必要当场了断;而农民大多数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不出村,所以没必要当时算清。

以前研究生出国,经常到我这里咨询:应该给国外导师带什么束脩。我的答复是,西方人么,可以带点小玩意儿,去日本可以带点土特产,比方说,稻香村的糖果糕点。通常可以带两盒,教授一盒,剩下那盒放在教研室的桌子上,“一人一口酥”。日本人“土特产”的概念似乎和中国人不太一样,出差归来,说是带来点当地的土特产,实际上就是从当地买盒点心,放在办公桌上,大家一起品尝。不管实际味道如何,众人都一定要做出垂涎三尺、八辈子没见过点心的样子来。

后来人家不找我了,据说因为上了我的当。说是同去的留学生送的礼都比我说的重,而且洋鬼子对中国人的做法已经慢慢习惯了,也没说什么也就收下了。不仅没有被吓得面如土色,而且还夷颜大悦,并因此断定日后必有好处。那几个去日本的更是叫苦不迭,说带去的“土特产”也就是当时给人夸几句,“酒肉穿肠过”,后劲不大。尤其是那盒给教研室的“一人一口酥”,针对性不强,违反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擒贼先擒王的原则,一人一口不如塞满某人一口。同机去的同胞是给日本教授带去一枚刻着教授名字的石头狮子图章,明明是路边店花十几元刻的,可非要说成艺术大师的作品,把鬼子哄得找不到北。以后教授盖章的时候,还要介绍几句图章来历,还说这狮子嘴必须冲外,不能对着自己,还说这是中国的习惯,更激起我的这个学生仇恨满腔。而且人家非常沉痛地告诉我,有些错误损失是可以挽救的,但这回完了,因为图章人家只用一个。

所以,现在出国前咨询“束脩”方面的事情,再也没人找我。不但如此,连回国该带点什么去打点“方方面面”,也没人来问我,人家嫌我这方面的知识老化陈旧。我那时回国成年男性给香烟,女性给丝袜,孩子给块橡皮就挺高兴。据说连老师看着都眼红:擦得干净不说,用上半年也不会老化,而且拼命擦也不往下走,出泥率极低。再早还有带方便面的,全家人围坐一起,方便面的香味到处飘散,绕梁三日,那种幸福喜悦绝不是现在人们所能够想象的。

作者:方鸿渐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8)“大一统”情结与民主自由的不相容性 海归主坛 2009-11-15 周日, 17:00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4)介绍一篇秦晖的文章 海归主坛 2009-11-11 周三, 15:26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3)我的幸福指数 海归主坛 2009-11-10 周二, 15:03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2)收入多少算富人? 海归主坛 2009-11-09 周一, 14:10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1)晒晒俺的收入 海归主坛 2009-11-08 周日, 12:31
[转帖]国内的事儿,难说!(12)其实是害了“市侩病” 海归主坛 2009-11-19 周四, 12:23
国内的事儿,难说!(7)为什么说游戏能够凑合玩下去? 海归主坛 2009-11-14 周六, 15:07
国内的事儿,难说!(6)也说“权力递减律” 海归主坛 2009-11-13 周五, 15:10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方鸿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金唢呐:国内的事儿,难说!(13)新时代的“束脩” -- 方鸿渐 - (6097 Byte) 2009-11-20 周五, 21:38 (3158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